中國陶瓷史上青瓷最興盛的三個階段(共5張圖片)
  • 17年8月3日 11:4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中國青瓷最興盛是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越窯秘色瓷最高,第二階段是北宋汝窯瓷器,第三階段是南宋到明前期龍泉窯。龍泉窯把中國青瓷燒到頂峰,最好的是粉青、梅子青。

第一階段是越窯秘色瓷

秘色瓷繁盛於唐代,法門寺地宮發現之前不知道秘色瓷是越窯青瓷的一種,三國兩晉時期,當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優越的自然條件,吸取越窯和甌窯的制瓷技術與經驗,開始燒製青瓷。這一時期的青瓷作品製作粗糙,窯業規模也不大。到了唐代秘色瓷成為貢瓷但是,到五代和北宋,吳越國的統治者為了俯首稱臣,每年向中原君主供上不計其數的秘色瓷,以示修好。

第二階段北宋汝窯瓷器

汝窯瓷器也是青瓷的一種,汝窯瓷器是在宋徽宗時期成為宮廷御用瓷器,此時的汝官窯也達到了巔峰時期,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汝窯瓷器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令人惋惜的是汝窯官窯瓷器只有短短的二十年,隨著北宋的滅亡,南宋的南遷,汝窯瓷器被南宋官窯所取代。

宋代汝窯盤

  汝窯盤盤口微撇,圈足外撇。盤身滿釉,開細碎紋片。底有5個支燒釘痕,並刻有「壽成殿皇后閣」六字。汝窯盤高3.5cm,口徑19.3cm,足徑12.6cm。此汝窯盤製作工細,釉質純淨,開冰裂紋片,是宋代汝窯瓷器中的上品。其題字表明此器為當時供奉宮廷的器物。

宋代汝窯盤
第三階段北宋後期到南宋的龍泉青瓷

  龍泉青瓷由於南宋都城南遷,這個時候可以說是龍泉窯發展黃金時期,青瓷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北宋覆滅後,北方人大量南遷,全國政治經濟中心南移,而北方汝窯、定窯等名窯又被戰爭所破壞,甌窯和越窯也相繼衰落。到南宋晚期,由於北方制瓷技術的傳入,龍泉窯結合南藝北技,創造了我國青瓷史上的頂峰。

  這一時期,龍泉窯出現了一種碧玉般的厚釉瓷,這種厚釉瓷分黑胎和白胎兩類。南宋統治者為解決財政困難,鼓勵對外貿易,於是龍泉青瓷就藉海上貿易興起之利,從海路大量出口,行銷世界各國,成為當時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日本陶瓷學者三上次男把這條運輸瓷器的海上航路譽為陶瓷之路。對外貿易產生的大量需求帶動了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湧現,產品燒製技術質量不斷提高。

  南宋末期,龍泉窯進入鼎盛時期,粉青和梅子青的燒製成功,巧奪天工,在我國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粉青、梅子青是公認的青瓷釉色的巔峰,它不僅意味著龍泉窯制瓷技術水平的提高,其本身也包含了更豐富的審美意蘊。南宋龍泉窯很多器皿的新造型都是傳承古代青銅器演變而來的,如尊式瓶、鼎式爐等。人們在審視這些玲瓏雋秀的南宋龍泉窯青瓷時不免要發出驚歎,它們身上帶著太多官窯器的影子。官窯作為一種壟斷,絕對不允許民間仿製,龍泉青瓷與官窯器的相似恰好說明了它受到了官窯器的影響。雖然現在尚未找到南宋龍泉設立官窯的明確記載,但種種跡象表明,當時的宮廷很可能派遣了技術人員和官僚在龍泉等地監製貢器。

  南宋時期,龍泉青瓷的製作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龍泉青瓷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其釉色追求一種青碧玉般效果。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