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各時期哥窯瓷器特徵及鑒定方法(共9張圖片)
  • 16年2月2日 17:0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經染色後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為黃褐色,也稱『金絲鐵線』「墨紋梅花片」「葉脈紋」『文武片』等。這是傳世哥窯的主要特徵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見仿古造型,底足製作不十分規整,釉面常見縮釉和棕眼。

哥窯位於浙江省龍泉縣(也有學者認為位於杭州或景德鎮)。相傳為南宋時章氏兄弟所創,分別為「哥窯」及「弟窯」(弟窯又稱龍泉窯)。

珍寶齋藝術館:「哥窯」宋,元,明,清各時期特徵及鑒定方法

宋代 哥窯葵花洗

在我們的印象之中,「金絲鐵線」彷彿是哥窯的代名詞,一提起哥窯,我們就會想到它。「金絲」就是指瓷器表面呈黃色的細碎的開片;「鐵線」是指大塊的開片,呈黑色。

哥窯瓷器能夠呈現「金絲鐵線」,原因就是它的釉面要炸裂兩年。當瓷器燒好出窯冷卻以後,再將其直接放到炭黑水裡,拿出來之後,瓷器表面就形成了大塊的黑色開片。而那些細小的開片,由於間隙過小,顏色進不去。但是時間長了,空氣進去以後就會氧化成黃色。哥窯表面的開片本來是瓷器燒製過程中的缺陷,但這種缺陷被文人賦予了美感,成了典型的缺陷美。

宋代哥窯分紫金胎(黑胎)和非黑胎兩大類。紫金胎者為上品,有的有紫口鐵足現象,有的只有紫口或鐵足,宋代器型,全開金絲鐵線紋,鐵線的顏色都是黑中泛藍,金絲的顏色有深淺不同的層次感,氣泡之密似攢珠、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瑩潤有酥油般的感覺,燒製工藝為先燒素胎,再多次施釉,有支燒和墊燒兩種方式。

珍寶齋藝術館:「哥窯」宋,元,明,清各時期特徵及鑒定方法

元 哥窯倭角方洗

哥窯瓷以仿古代青銅器造型的器物為主,均質地優良,做工精細,全為宮廷用瓷胡式樣,與民窯瓷器大相近庭。如魚耳爐、乳釘五足爐、膽式瓶、八方穿帶瓶、旋紋瓶等,也有盤、碗、洗之類。它的胎骨較厚、胎質細膩,胎色呈黑灰、深灰或土黃不一。釉色有灰青、月白、深灰、米黃等。釉面滋潤,多有縮釉小坑,最顯著胡特徵椒大開片中套小裂紋,紋片呈黑、黃二色,即所謂「金絲鐵線」。

哥窯瓷在其青翠的釉面上往往佈滿密集胡開片紋。這些細密的開片紋,雖然是窯工在燒窯時的聯成功之作,但經過人們巧妙裝飾和後人胡推崇,卻成為裝飾紋樣。「開片」是指青瓷釉面密如網狀的片紋,又稱「龜裂」。它的生成原因主要是因為胎釉間彼此膨脹係數不一致而引起的。這些片紋有的只局限於釉的部分,而未到胎體上,這種現象稱作「開片」;有的則是釉層到胎體都發生裂痕,這種現象則稱作「過崗」。深層次的過崗是在窯爐內燒窯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而淺層次的開片則是出窯後,釉面繼續收縮造成的。由於開片大小不同,所以大開片呈深灰色似鐵,故稱鐵線;小開片呈黃褐色似金,則稱金絲。”金絲鐵線「就是指這兩種狀況而言,在哥窯器物上表現得最為顯著,並且成為一種鮮明的時代特徵。

珍寶齋藝術館:「哥窯」宋,元,明,清各時期特徵及鑒定方法

哥窯圓筆洗

各時期仿哥窯特徵:

1、黑胎宋哥窯:基本特徵是黑胎或紫金胎,紫口鐵足,有的只有鐵足或紫口,金絲鐵線、宋代器型、氣泡之密似攢珠、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為粉青、月白、灰青、米黃多種,釉質溫潤有酥油般的效果。

2、非黑胎宋哥窯:其胎為深灰、淺灰、土黃等色,其它特點基本和黑胎宋哥窯相同。

3、宋龍泉哥窯:宋代器型,其胎黑、灰白等,有紫口鐵足、金絲鐵線現象、釉色帶有龍泉青瓷特徵。

珍寶齋藝術館:「哥窯」宋,元,明,清各時期特徵及鑒定方法

宋 哥窯黃釉洗

4、元哥窯:1996到2001年杭州老虎洞的遺存挖掘發現,在元代晚期的遺存中有一類器物與某些傳世哥窯十分相似。其胎體較宋代疏鬆、胎色有淺灰、深灰和黑色,釉色有青灰、粉青、天青,釉面不太均勻乾淨。元代哥窯器型一般粗厚笨拙,帶有元代瓷器的明顯特徵,開細小紋片,開片缺乏宋代自然明快、井然有序的效果。

珍寶齋藝術館:「哥窯」宋,元,明,清各時期特徵及鑒定方法

南宋/元 哥窯水丞

5、明代仿哥窯製品,其胎大都為白、灰白、灰黃胎質,沒有自然的紫口鐵足現象。多數器物開片只能呈現一種顏色的片紋,有些器物呈現金絲鐵線,顏色通常黑中閃紅,鐵線較多,金絲較少,紋路僵直,一般不見到宋釉開片在較小的區域內仍舊曲折變化的狀態。紋片大小分佈不均勻,紋路微微閃黑或者閃黃,顏色淺淡。氣泡特徵也不具備宋代聚珠攢沫的特點。

珍寶齋藝術館:「哥窯」宋,元,明,清各時期特徵及鑒定方法

元/明 哥窯葵形洗

6、清代哥窯。以雍正、乾隆為好,大多數胎質較厚。雍正官窯仿哥窯器物,由於胎體含鐵較高而具有自然的紫黑色,施釉露骨,故亦能出現紫口鐵足現象。釉質光潤,有油灰、灰青及粉青等色。清代仿宋器,主要著重體現宋代釉飾的基本特徵和獨特神韻,有些器物的器型直接採用本朝器型,修足為規整的泥鰍背,這給鑒定帶來了一定的方便。

珍寶齋藝術館:「哥窯」宋,元,明,清各時期特徵及鑒定方法

清 哥窯筆洗

6、民國仿哥窯:釉色基本上是粉青色和月白色,沒有紫口鐵足特徵,需要塗抹醬紫釉、醬黃釉冒充。

鑒識哥瓷還是要從胎釉特徵入手。哥瓷的胎質有瓷胎和砂胎兩種,質地特別堅密精細,胎骨顏色一般為深紫灰色。在鑒識上,通常要說到「紫口鐵足」,因為哥瓷的胎土內(官窯瓷也一樣)摻有紫金土,胎色較深,燒成後底部露胎處接近鐵色,是為「鐵足」。口部因釉水向下流淌,釉薄處就露出紫色胎色,是為「紫口」。實際狀況是,「紫口鐵足」並非每一件實物都是十分典型的,有的紫口明顯一些,有的就不那麼明顯。至於「鐵足」的顏色也不是一律的深紫灰色,由於胎質的配比不一樣,從傳世哥瓷上看到的胎色有沉香色、淡白色、杏黃色、深灰色、黑灰色等多種。

珍寶齋藝術館:「哥窯」宋,元,明,清各時期特徵及鑒定方法

南宋 龍泉哥窯鬲式爐

相比而言,傳世宋哥瓷的胎壁稍厚,龍泉哥瓷的胎壁稍薄,胎質稍粗,胎色有灰白和黑灰等幾種(亦有說龍泉的黑胎青瓷為仿官窯產品)。仿品的「紫口鐵足」常用色料人工塗出,仔細觀察可見與天然燒成不同。哥瓷用匣缽裝燒,有用支釘,也有用墊餅或墊圈墊燒。

哥瓷兩面上釉,一般都要上三到四道釉,因此瓷釉較厚,瓷釉的厚度常常要超過胎壁由於胎釉的脹縮係數不一,釉面就產生開片,這是人工有意為之的結果。哥瓷釉面的開片有大有小,有深有淺,因窯內作用加上人工染色,形成深色的大紋線中有褐黃色的小紋線,俗稱「金絲鐵線」,又叫「文武片」。這是哥瓷區別於其他窯的一個重要特徵。開片顏色,有深黑色的,也有黃色、褐色和鱔血色等多種。開片大小也有不同,大而疏的稱「牛毛紋」,細小如珠的叫「魚子紋」,大小參差錯落的稱「白一圾碎」,此外還有「柳葉紋」等。從傳世的實物來看,哥窯瓷器多小開片,如「魚了紋」、「百圾碎」等,而同期的官窯瓷則多大而疏的「牛毛紋」開片。哥瓷的釉色有粉青、翠青、灰青、月白、深灰、米黃等多種。

珍寶齋藝術館:「哥窯」宋,元,明,清各時期特徵及鑒定方法

宋 哥窯盤

要辨識哥瓷,恐怕還是要從哥瓷的胎釉特徵、裝飾特點、時代風格和老舊痕跡等兒個方面去進行鑒別。首先要明確的一個概念是,宋代哥窯瓷流傳於世的數量極其有限,在明代已是極其珍貴之物,因此,在明清各朝已有官方的仿製之物出現。現下能見到的有限的傳世哥窯器,大多收藏在北京和台灣的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和國外也有一些收藏。流落到民問的應是微乎其微的極少數。

哥窯的鑒定方法:

其一,裂紋哥窯器必須具有眾所周知的「金絲鐵線」、「紫口鐵足」,釉色哥窯屬青瓷系列,釉色為青釉,濃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等色,因窯變作用,釉色多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澤,非人為主觀意志所為。

其二、底足哥窯的底足也頗為特別,其圈足底邊狹窄平整,非寬厚凹凸,足之內牆深長,足之外牆淺短,難以用手指提拿起來。

其三、攢珠聚球哥窯有大小不同的兩種氣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間雜錯落,而是較為整齊地排列在一起。聚球式的氣泡比攢珠的氣泡數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內壁,像一個很厚的環。「攢珠聚球」它是當之無愧的劃分真假哥窯的一條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據。

仿哥瓷器從元代起開始有仿製,到明清兩代官方則大量仿造。元末明初就出現了米色釉的仿哥釉產品。明代仿品顯得渾厚沉靜,清代仿品則較為浮華亮麗,清器內還可見拉坯的旋痕,現代新仿則沒有。明清時因是官方仿造,地點在景德鎮,產品質量講究。

哥窯瓷器極其珍貴,據統計,全世界大約有百餘件,遠少於元青花的存世數量。在五大名窯中,哥窯因工藝複雜、身世神秘,所以傳世量最為稀少。

哥窯收藏價值一直很高,在元、明、清各朝,仿哥窯的產品屢見不鮮,其數量和質量均以景德鎮為最,其產品走向多為皇室和達官貴人。由於哥窯瓷器的珍貴,當代哥窯製品也蓬勃發展。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1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