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共21張圖片)
  • 21年9月27日 11:2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李方膺(1695-1755),中國清代畫家。字虯仲,號晴江,別號秋池,抑園,白衣山人。為「揚州八怪」之一。通州(今江蘇南通)人。出身官宦之家,曾任樂安縣令、蘭山縣令、潛山縣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職,因遭誣告被罷官,去官後寓揚州借圓,自號借圓主人,以賣畫為生。與李鱔、金農、鄭燮等往來,工詩文書畫,擅梅、蘭、竹、菊、松、魚等,注重師法傳統和師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畫筆法蒼勁老厚,剪裁簡潔,不拘形似,活潑生動。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有《風竹圖》、《游魚圖》、《墨梅圖》等傳世。著《梅花樓詩鈔》。善畫松、竹、蘭、菊、梅、雜花及蟲魚,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畫梅。作品縱橫豪放、墨氣淋漓,粗頭亂服 ,不拘繩墨,意在青籐、白陽、竹憨之間。畫梅以瘦硬見稱,老干新枝 ,欹側蟠曲。用間印有「梅花手段」,著名的題畫梅詩有「不逢摧折不離奇」之句。還喜歡畫狂風中的松竹。工書。能詩,後人輯有《梅花樓 詩草》,僅二十六首,多數散見於畫上。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清 李方膺墨筆古松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款署:「乾隆十有九年十一月寫。李方膺。」鈐「晴江」 朱文印。

「乾隆十九年」是1754年,李方膺時年58歲。

圖繪古松一株,姿勢挺健,彷彿一飽經滄桑的老人迎風立於畫中。全幅佈局簡潔,筆法蒼勁,意境深邃,表現出作者剛正不阿的個性,是李方膺晚年的代表作品。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清 李方膺墨梅圖 故宮博物院藏

  款題:「十日廚煙斷米炊,古梅幾筆便舒眉。冰花雪蕊家常飯,滿肚春風總不饑。乾隆十有九年十月寫於金陵借園。李方膺。」鈐印「夢中之夢」、「換米餬口」、「膺」、「梅花手段」、「小窗風雨」等。鑒藏印鈐「楚珍」。乾隆十九年為1754年。李方膺罷官後以賣畫為生,生活貧苦,畫中的題詩反映了他忍饑作畫的樂觀精神。

古人畫梅,或千花萬蕊,或枯枝疏朵,梅樹大多枝幹虯曲,搖曳多姿。李方膺最愛畫梅,曾題畫梅詩云:「寫梅未必合時宜,莫怪花前落墨遲。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從觸目橫斜的千萬朵梅花中,畫家捕捉最使人賞心悅目的兩三枝,經過藝術構思,創造出比天然的梅花更為完美的藝術形象,以少勝多,令人回味無窮。鄭板橋對此大加讚揚。

圖中的折枝梅花具有強烈的個性特徵,梅枝「豪氣橫行」,梅花圓潤瀟灑,暗香疏影,別有一番孤高冷峻的風度。李方膺好友袁枚評價其梅稱:「傲骨郁作梅樹根,奇才散作梅樹花」,一語點明了他形成這一風格的緣由。李方膺愛梅成癖,故有「平生知己」之印,以畫梅自喻其憨直、倔強、滿懷正氣之個性,「孤干長招天地風,香心不死冰霜下」,袁枚的話可謂知己之言。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清 李方膺 竹石圖軸 139.5×54.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李方膺 游魚圖軸 123.5×60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幅右邊款題:「三十六鱗一出淵,雨師風伯總無權。南阡北陌槔聲急,噴沫崇朝遍綠田。晴江李方膺。」鈐「晴江的筆」白文印、「虯仲」朱文印。

《游魚圖》是李方膺的代表作。畫中春水方生,歡騰的鯉魚爭相穿越於河水間,它們或直衝入水底,或徜徉於水面,或搖頭擺尾,或展鰭跳躍,在寒冷的冬天之後盡情享受著春天河水復甦帶來的喜悅。畫面生動傳神而富有情趣。作者用筆洗練,雖無一筆背景,卻使人透過溫和的春水彷彿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日景象,達到了意到筆不到、景在畫外的藝術效果。

根據畫面的風格和題詩,可以推斷此圖是李方膺罷官(乾隆十三年,1748年)之後的作品。畫中作者以游魚自擬,隱喻他久困樊籠,終得返歸自然,表現了作者嚮往自由生活的思想及其品格情操。明清文人常以「四君子」題材直抒胸臆,表現閑雅高潔的品行。李方膺也善畫梅,而在晚年,他選擇了游魚為題材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跳出了文人畫的樊籬,立意新穎,擴大了文人畫的表現領域和審美情趣,他的創新也正表現出「揚州八怪」對繪畫的突出貢獻。

在畫面位置經營上,此圖也與眾不同。5尾姿態不同的游魚組成一條反「S」形曲線,魚頭、魚尾相互呼應,既有形式上的美感,又渲染了騰躍而出的氣氛。右邊題詩一貫到底,字體渾厚雄肆,增強了畫面的整體感,從而成為詩、書、畫完美統一的佳構。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李方膺 百花呈瑞圖 南京博物院藏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李方膺 梅花圖 145.2×50.6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李方膺 墨梅圖 冊頁 23×42.4厘米 安徽省博物館藏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李方膺 菊石圖 安徽省博物館藏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李方膺 蘭石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李方膺 瀟湘風竹圖 南京博物院藏


揚州八怪中作過縣官的有三位,分別是李鱔、鄭板橋和李方膺。他們三人為官各有風格,李鱔浪漫,板橋大徹大悟,而李方膺則是倔強。

李方膺的前半生一心致力於做官,但因為脾氣倔,經歷三起三落,最後還是離開了官場。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李方膺入仕做官,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因為他做官之時還只是個秀才身份。若走科舉之路,他很可能是沒有機會做官的。雍正六年(1728),雍正帝為更新吏治,實行全國「薦才」,加上父親李玉鋐三品官員的身份,李方膺以「賢良方正」之名受到舉薦。不過,從李方膺的為官經歷看,他還是很有能力的,也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為官一任 造福一方

雍正八年(1730),李方膺出任山東樂安知縣。當年夏秋之際,樂安大水成災,黃河入海口的窪地更是汪洋一片,情勢非常緊迫。李方膺不等上司批准,就開倉賑濟,下令動用庫存皇糧一千二百石,以工代賑,募民築堤,緩解了災情。災後,為了這一地區徹底解決洪水問題,經實地考察,李方膺寫下《小清河議》、《民瘼要覽》、《山東水利管窺》等水利方面的著作。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危機四伏

雖然李方膺救百姓於水火,但他私自開官倉的事情還是遭到了青州府的彈劾。幸運的是彈劾文書被送到了總督田文鏡手中,田文鏡是以監生的身份被保薦入仕的,常常庇護一些像自己這樣被保舉而做官的人,田文鏡非但沒有怪罪李方膺,反而稱讚他膽識過人,有功於民。雍正十年(1732)擢升他為莒州知州。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可是一年之後,他的運氣似乎就用盡了,71歲的田文鏡去世,再也沒有人庇護他。不久,他就被莫名其妙地被降職調回樂安,後又調到蘭山。

倔強的抗爭

接任田文鏡職務的王士俊為了政績,不做任何調查就下令魯東安山湖邊上的各州縣開墾荒田,名義上「以濟民食」,實際是為了增加稅收。這一地帶地勢低窪,開墾以後能否避免洪水沖擊、得到收成仍是問題;墾荒耕種要先投入一批糧食,對於收穫、分配等都沒有明確的規劃,這只能是勞民傷財的舉動,所以李方膺公然反對,引來了新總督的勃然大怒,將李方膺以藐視上司的罪名投入了青州大牢。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這裡已經能看出,李方膺並沒有曲意迎合官場的習氣,他始終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著有益百姓的事,只是因為遇到不同的上司,而得到截然相反的結果。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倔強。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方膺下獄,百姓嘩然曰:「公為民故獲罪,請環流視獄」,蘭山、莒州一帶農民成群結隊,自帶雞黍米酒前往青州監獄探視。獄吏不許見,老百姓就把帶來的錢物、食品往監獄的高牆裡扔,留下的酒罈子把監獄的大門和甬道都堵住了。這場冤獄,一拖三年。直到清乾隆元年(1736),乾隆追究起開墾失策憂民之事,罷王士俊,才得到平反。李方膺出獄的時候正好是五月,老百姓包了粽子、帶著酒歡迎他。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經過這一牢獄之災,他終於明白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官場險惡。在這之前李方膺只是偶爾畫畫,但這一事件之後,他畫畫數量明顯增加。顯然是他咀嚼人生之後,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藉著繪畫得以抒發。

官服喪 靜心繪畫

乾隆四年(1739)後,李方膺父母相繼去世,在家服喪六年。這六年他靜心於繪畫,水平大進。1741年,李鱔在濟南看到李方膺的畫時,驚呼「近見家晴江梅花,純乎天趣,元章、補之一輩高品,老夫當退避三舍。」把他視作米芾、晁補之一個級別的大畫家,足見方膺進步之大。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最後的仕途

雖然已經領教了官場的險惡,但方膺依然沒有放棄自己求仕的理想。守制期滿,受命任安徽潛山縣令,權知滁州府,不久又調任合肥縣令。這時又逢饑荒,李方膺仍然倔強地按照過去做法,自定救災措施,不肯「孝敬」上司,因而遭到了嫉恨,太守用莫須有「貪贓枉法」的罪名,罷了他的官。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方膺前後做縣令二十年,竟然三次被太守陷害,李方膺感慨萬千地說:兩漢吏治,太守成之;後世吏治,太守壞之。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1753年合肥案了結,李方膺要離開合肥時,當地老百姓送他到郊外,方膺吟詩抒發當時的感情:

停車郊外淚潸然,父老情多馬不前。

茅店勸嘗新麥飯,桑田留看小秧田。

一腔熱血來時滿,兩鬢寒霜去日懸。

不是桐鄉余不住,雙親墓上草芊芊。

為官二十年,李方膺三歷宦海,他已經沒有再留下去的理由,自己倔強的性格不會屈服,只能放棄仕途而去「風塵歷遍余詩興,書畫攜還當俸錢」。

李方膺罷官後,在南京寄居金陵借園,自號借園主人,常往來揚州賣畫以資衣食,他在晚年有詩說:「我是無田常乞米,梅園終日賣梅花」,畫上也常鈐「換米餬口」之印。

揚州八怪 李方膺 畫選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