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趙之謙
1829-1884
字撝叔、益甫(一作益父),號悲盦、梅盦、無悶、冷君、憨寮、賈叔、悲阤、悲阤居士、鐵三、孺卿、梅阤、子欠、凡夫、笑道人、悲翁、思悲翁、趙叔子、勇廬、緝雅堂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咸豐舉人,官江西鄱陽、奉新知縣。工詩文,擅書法。初法顏真卿,後專意北碑,篆、隸師鄧石如,加以融化,自成一家,奇倔雄強,別出時俗,能以北碑寫行書,尤為特長。作花卉木石及雜畫亦以書法出之,寬博淳厚,水墨交融,能合徐渭、石濤、李鱔獨具面目,為清末寫意花卉之開山。
趙之謙書法 行楷薄帷高情五言聯 浙江省博物館藏
釋文:薄帷鑒明月,高情屬天雲。
趙之謙於書法,真、行、隸、篆無所不能,無一不精。初學顏真卿,三十五歲前後改變方向,致力於北魏碑書,且將自己的書風定格於漢隋之間,曾刻「漢後隋前有此人」一印,自命自負如此。趙之謙致友人書云:「生平因學篆始能隸,學隸始能為正書。」「僅能作正書」自是謙詞,但也可由此而知,其隸書得力於篆,又以隸法作北魏楷書。其用心於北魏書,實先用心於篆隸,而且篆、隸、楷打通關節,而後作行書,完成風格一體化。通觀趙之謙一生所作隸書,在鄧石如隸書的基礎上師法漢碑,廣臨博摹,汲取其長,為我所用。大約40歲前後,形成自我風格。
趙之謙書法 楷書猛志奇齡五言聯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猛志逸四海,奇齡邁五龍。
趙之謙一生不以藝術家自居,早年好友魏稼孫為其編《二金蝶堂印譜》時請趙之謙自序,趙為題「稼孫多事」四字,並記云:「令我一生刻印賦詩學文字,固天所以活我,而於我父母生我之意大悖」。趙之謙一生志於為官,雖有藝術天賦而並不為其所重。光宗耀祖的「學而優則仕」和「官本位」思想影響之故。然而命運不濟,時局動盪,早年從軍與太平軍作戰,後避難溫州、福建,定後赴京趕考近十年,始終名落孫山。
趙之謙書法 篆書如天此國七言聯 浙江省博物館藏
釋文:如天高年不可紀,此國極樂無能爭。
44歲以國史館謄錄議敘知縣分發江西,從此忙於編《江西通志》,五十後赴鄱陽、奉新、南城三縣知縣,最後死於任上,一生有為官之志卻無官運。然而,正如其所說的,「刻印賦詩學文字」,天所以「活」,身後,特別是清末民國以來,藝事譽滿寰宇。惜其不以藝事為重,傳世作品數量與吳昌碩、齊白石等巨匠們相比,恐怕不足十分之一。
趙之謙書法 篆書萬物七情七言聯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萬物不平有風俗。七情之合為中龢。
趙之謙生活的時代是碑學較為興盛的時代,其書風自然受魏碑影響,但他又不同於別人。趙之前的碑派書家,大都側重魏碑的古樸和生硬,使自己的書風向古意靠攏;而趙之謙既學習古樸的一面,又能抓住造像中強悍的一面,將姿態的靈活與氣勢的動感運用到篆書當中,自成新貌。趙之謙曾說過:「獨立者貴,天地極大,多人說總盡,獨立難索難求。」正是這種獨特創新,終使他成為一代書畫大家。
趙之謙書法 行書八言聯
釋文:緩則躬耕急則從戰,動為春秋言為孝經。
趙之謙書法 篆書七言聯 紙本 168×46cm×2
釋文:遠道無能分所樂,登山時復動相思。
二十世紀初,日本人河井荃廬每年來華,搜羅大量的趙之謙書畫攜去東瀛,對日本書壇影響深遠。至今,以東京為中心的日本關東地區書學趙體,碑學興盛。然而,不幸的是,1945年美軍的東京大空襲,河井荃廬所藏的近百件趙之謙書畫作品幾乎都化為灰燼,使得本來存世不多的作品,更減去百餘件,以至於現在難得一見趙之謙真跡。
趙之謙書法 篆書四言聯
釋文:斧藻其德,竹柏之懷。
趙之謙書法 行楷八言對聯
釋文:如此風神惟須飲酒,既佳光景當得劇棋。
趙之謙書法 行書七言聯
釋文:我在錢唐六百日,師住此山三十年。
趙之謙書法 行書八言聯
釋文:蒲酒介眉歡聯四代,萊衣繞膝慶衍八千。
趙之謙書法 行書八言
釋文:如此風神惟須飲酒,既佳光景當得劇棋。
趙之謙書法 行書五言聯 水墨紙本
釋文:南窗罕悴物,虛室有餘閒。
趙之謙書法 節花延年,行書七言聯中堂
釋文:山色入門看偃蹇,松風出語聽蕭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