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伊秉綬(1754—1815),字祖似,號墨卿,晚年號默庵,福建汀州寧化人。中國書法史上影響深遠的隸書大師。與鄧石如同為「啟碑法之開山鼻祖」,後人並稱「南伊北鄧」。
伊秉綬學書王右軍的《樂毅論》用功最勤。其楷書筆畫纖細而不虛弱,筋骨不露而含蓄內斂,尤其是加入了篆隸筆意,偶用古異體字,顯得特別清麗典雅,古意盎然。 楷書作品很是不錯
伊秉綬出身於官宦之家,少時拜著名書法家劉鏞為師,每天晨起練筆,懸肘提筆畫幾十、幾百個圓,從小圓到大圓,畫到極圓勻時才停筆,如同達·芬奇畫蛋。伊秉綬26歲中舉人,乾隆已酉年(36歲)登進士,授刑部主事,遷員外郎,曾任惠州知府,揚州太守、廣東知府、揚州知府等官職。他為官清廉,勤政愛民。在惠州建立豐湖書院。《蕪城懷舊錄》譽之:「揚州太守代有名賢,清干嘉時,汀州伊墨卿太守為最著,風流文采,惠政及民,與歐陽永叔、蘇東坡先後媲美,鄉人士稱道不衰,奉祀之賢祠載酒堂。」
伊秉綬出生於書香門第喜繪畫、冶印,亦工詩文。伊氏善畫山水和梅竹。伊氏書法成就更大、以篆、隸見長。行草書宗李東陽,從而上溯為真卿,勁秀清絕,並且摻以篆隸筆意,風格別樹一幟。其隸書成就最高,因受(衡方碑)額影響,以篆筆作隸,筆畫粗細大致均等,圓潤率直,墨沈筆實,醇古壯偉,為清代碑學中的隸書中興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干嘉八隸之首。
清 伊秉綬 1812年作 隸書臨尹宙碑 成交價74.7萬元
他的隸書與擅長篆書的鄧石如,並稱「南伊北鄧」。蔣寶齡《墨林今話》稱其:「以篆隸名當代,勁秀古媚,獨創一家。」趙光《退庵隨筆》稱:「墨卿遙接漢隸真傳,能拓漢隸而大之,愈大愈壯。」近人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稱:「汀州精於八分,以其八分為真書,師仿《吊比干文》,瘦勁獨絕。」又稱:「集分書之成,伊汀州也。」
伊秉綬雖然是以書法名世,書法中又以隸書名世,然其於詩文、畫、印同樣精彩,是一位藝術全才。正是因為其廣涉博取,才為其藝術提供了全面的營養,更是由於他善於融會貫通,才能使其平生所學一一融匯於筆端。可以說伊秉綬的博學多才,轉益多師,為其書法成就鋪就了寬廣的道路。
《清史列傳》稱”秉綬工分隸,與同時桂馥齊名”,其實,桂馥與伊秉綬有許多共通之處,如用筆平直,結構飽滿,氣魄宏大,但桂馥沒有伊秉綬的勇氣與魄力,將隸書革新到底,走向極致,形成獨特的語言,這也是伊秉綬在眾多隸書高手中能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
《墨林今話》稱其”以篆隸名當代,勁秀古媚,獨創一家”。伊秉綬隸書個性鮮明,迥異前人。如一洗萬古之長空,開創了隸書審美的新典型,從而使他在書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在用筆上,他的隸書在長橫與捺畫的處理上省去常見的蠶頭雁尾,其簡約處更接近於篆書,粗看平直單一,實則化繁為簡,掃盡鉛華,獨返本真,給人一種端莊正直,和諧統一之感。
在他的隸書用筆中還可以看到顏體楷書的某些特徵,這是他有意將楷法融入隸書筆意。這樣漢隸的淳樸平實,唐楷的雍容大度,在他的作品中兼而有之。他的用筆不似某些書家,自我作古,將筆畫寫得抖動枯澀,而是以一種勁健爽朗的狀態出現,故其線條寫得光潔流暢,但這種光潔流暢,非但不輕滑虛弱,反面顯得更富有朝氣和新意。
在結構上,伊秉綬不同於常見的《曹全》、《史晨》等碑將主筆長畫突出次筆靠攏緊縮的特點,而是將筆畫往四周拓展,所以將字撐得很飽滿,遠望有一種充實寬綽之美。因其善借鑒古器銘文等篆字,常將篆字的某些裝飾意味偶爾用之,令人耳目一新。在任何一幅隸書作品中,都可找到幾個極富情趣的字,已打破平衡刻板的僵局,這種裝飾性在當時是非常新潮而富有創意的,一下子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伊秉綬的隸書從漢碑中攝取神理,自開面目。用筆勁健沉著,結體充實寬博,氣勢雄渾,格調高雅。他自己總結為:「方正、奇肆、姿縱、更易、減省、虛實、肥瘦,毫端變幻,出於腕下……」。他所作的楹聯、匾額,從行款到結體,極富疏密聚散之變化,於遒勁中別具姿媚,個性鮮明,橫平豎直。他用篆書的筆法來寫隸書,因此筆劃圓潤、粗細相近,沒有明顯的波挑。章法極有特色,字字鋪滿,四面撐足,給人方整嚴謹的裝飾美感,梁章鉅對此有「愈大愈壯」的評價。
人物軼事
伊面的來源
曾任廣東惠州太守的清代書家伊秉綬,他家中常聚集文人墨客吟詠唱和,廚師往往忙不過來。伊秉綬於是讓廚師用麵粉加雞蛋摻水和勻後,製成麵條,捲曲成團,晾乾後炸至金黃,儲存備用。客人來了,只要把這種面加上佐料,放到水中一煮即可招待客人。一次,詩人、書法家宋湘嘗過覺得非常美味,又知道它還沒有名字,便說:”如此美食,竟無芳名,未免委屈。不若取名”伊府面如何?”從此,伊府面流傳開來,簡稱為”伊面”。這伊面就是現代方便面的鼻祖。
重修蘇軾故居
伊秉綬從政清正廉潔,愛護百姓,除暴安良。嘉慶四年(1799年)任惠州知府,一到任就問民疾苦,革除惡習陋規,特別注意抑制豪強為非作歹,整頓社會秩序,維護地方治安。同時,他還重視教育和文化事業。除了重修豐湖書院以外,伊秉綬還重修了白鶴峰蘇文忠公故居和蘇軾侍妾朝雲墓,被當時士林傳為風雅盛事。
伊秉綬和豐湖書院
都說清朝官員腐敗,還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可那時的地方官很多都重視教育,和後來的貪官只認錢大不一樣。豐湖書院就是伊秉綬一手扶植起來的。惠州大學校內殘存的豐湖書院遺跡都是伊秉綬時代的。現存的楹聯”人文古鄒魯,山水小蓬瀛”,其實是宋湘為豐湖書院的二門所題。豐湖書院頭門上的楹聯是伊秉綬題寫的”學焉得其性之所近,覽者將有感於斯文”。
豐湖書院修好後,伊秉綬請來當時的著名詩人宋湘主持豐湖書院。他還與宋湘一起制訂了豐湖書院的規章制度。宋湘的詩集裡有《豐湖草》和《豐湖後草》各一卷,都是在書院擔任山長的兩年時間裡寫的。在豐湖書院期間,宋湘鍾情惠州山水,從他的詩歌裡,可以看到一個非常迷人的豐湖和同樣迷人的書院:敞敞亮亮的一大片水,清清靜靜的一座院落,清風明月,春綠秋白的蘆葦,那是一幅令人神往的畫卷。
伊秉綬死於揚州知府任上。由於他的努力,揚州大水之年無一災民餓死,揚州人民為此深感其恩。伊秉綬死後未及一月,便被揚州百姓供奉於”三賢祠”(“三賢”指的歐陽修、蘇軾、王士禎三人)內,時至今日,在揚州人民的心目中,伊秉綬仍被尊稱為”揚州四賢”(原”三賢”加秉綬即”四賢”)之一。
隸書「退一步齋」 橫額 47×139cm 紙本 1813年 上海博物館藏
款識:蘅沚三兄屬書。嘉慶癸酉。伊秉綬。
鈐印:人書俱老(白) 伊秉綬印(朱)
隸書”退一步齋” 橫幅 紙本 嘉慶癸酉(1813)作
見於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1995秋季拍賣會
題識:嘉慶癸酉伊秉綬。
鈐印:伊秉綬印、故南景泉章、寒玉齋
尺 寸: 39×146.5cm
估 價: RMB 80,000-90,000
成交價: RMB 275,000
拍賣日期: 1995-10-08
隸書”退一步齋” 橫幅 紙本 嘉慶癸酉(1813)作
見於上海朵雲軒拍賣有限公司97秋季中國藝術品拍賣會
署年:嘉慶癸酉(1813)
印鑒:伊秉綬印(朱)故太守章(白)寒玉齋(朱)
款識:退一步齋嘉慶癸酉伊受綬
尺 寸: 39.5×140cm
估 價: RMB 30,000-40,000
成交價: RMB 60,500
拍賣日期: 1997-11-23
隸書”退一步齋” 橫幅 紙本 嘉慶癸酉(1813)作
見於北京匡時拍賣有限公司2012春季藝術品拍賣會明清書法專場
署年:嘉慶癸酉(1813)
印鑒:伊秉綬印、故太守章
款識:退一步齋嘉慶癸酉伊受綬
尺 寸: 40×141cm
估 價: RMB 700,000-800,000
成交價: RMB 2,300,000
拍賣日期: 2012-6-4
【附錄】匡時網站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