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通寶(1張圖片)
  • 22年6月1日 12:3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洪武通寶是明朝開國皇帝元年開始鑄造的銅錢.洪武通寶錢,其制五等:當十、當五、當三、當二、當一。當十錢重一兩,余遞降至一錢止。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太祖洪武元年鑄。形制,錢輕,重同大中通寶,錢文楷書直讀,較規整,除光背無文者外,記值有:一,二,三,四,五。記重,為一錢,二錢,三錢,五錢,一兩。記地為;京、北平、浙三、豫、濟、鄂、桂、福、廣等九等。記地兼記值「桂一,桂二,廣二,二福,桂三,桂五,廣五,五福,京十,北平十,廣十,鄂十,濟十,桂十,十豫,十福,十浙等。同等錢各有差異小平徑2.4厘米,折二徑2.8厘米,折三徑3.15–3.3厘米,折五徑3.8–4厘米,折十徑4.4–4.5厘米,以光背平錢,記錢較常見。

洪武通寶錢有四類六十一種,現存世可 見者五十八種:
(一)背「記局名」錢
洪武通寶錢幣計有背京(應天)、北平(洪武元年八月改大興府為北平府,二年,北平行中書省)、鄂(湖北省)、浙(浙江省)、濟(山東省)、桂(廣西省)、福(福建省)、豫(河南省)、廣(廣東省)等九種,各有小平、折二、當三、當五、當十五等。其中,背桂小平錢有穿上桂和穿上下「桂一」兩種,實共四十六種。小平錢至當五四等錢的記局名大多鑄於穿上,僅背福、豫者字在穿下,背廣者字在穿右。照史書的記載,福建到永樂年間才鑄錢,湖廣到弘治年間才鑄錢,可是洪武錢中,卻有「福」字和「鄂」字。這是有待研究澄清的問題。在這些背文中,「京」「濟」「鄂」等字都少見。
(二)「素背」錢
譜錄拓存有五等。除素背當十錢外,余四等皆有存世。特別是小平光背的板別非常多。
(三)背「記值」錢
記值文字一、二、三、五、十皆鑄於穿上。存世所見者有背上三、五、十等三種。背記局名當十錢皆加鑄「十」字以記值。背桂、廣、福之折二、當三、當五三等錢,亦加鑄二、三、五記值文字。廣西所鑄的小平錢有兩種背文。一種是穿上一個「桂」字,另一種除穿上的桂字外,穿下有一「一」字。這「一」字也是紀值。
(四)背「記重」錢
錢背穿右各有一錢、二錢、三錢、五錢和一兩等紀重文字。規定百分之百用銅,生銅一斤鑄小平錢一百六十枚,折二錢八十枚,折三錢五十四枚,折五錢三十二枚,當十錢十六枚。當時一斤為十六兩,錢如其重。當十大錢則除穿右記重一兩外,穿上加鑄「十」字以記值。四類洪武通寶錢中,僅背記重錢為大中通寶錢所無,應是洪武二十一年恢復五等錢制,「詔更定錢樣」所鑄新錢(圖245、246)。應當肯定,朱元璋推行洪武通寶紀重錢,從而統一了全國的貨幣,結束了元末以來的混亂狀態,對促進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明代錢文不稱元寶,因為朱元璋的名字中有「元」字,要避諱,所以自大中錢到永歷錢,不論大小,都稱通寶。由於鑄局不同,所鑄五等錢徑重大小皆不一,即使同局所鑄,亦有差別。各等錢鑄額大小與存世量多寡亦相差甚遠。如:洪武通寶背京小平與折二;背桂三、桂五;背廣三、廣五記局名錢與背穿上三記值錢,皆極罕見。此外,背京當三、當五;背鄂五等錢;背濟小平、折二、當三、當十;背桂二、桂十;背二福、三福;背大字五福;背廣、廣二、廣十;背北平折二、當三、當五、當十;背豫折二等記局名錢和素背當三錢、背穿上五記值錢等品,亦屬罕見或較罕見之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