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光緒元寶戶部庫平一兩的產生背景,戶部一兩是中國銀本位貨幣制度的最精美的代表,為了體現滿清皇權制度在貨幣領域的權威,其設計製造者不計成本地進行了精美絕倫的設計。其藝術水準、防偽能力迄今沒有被超越。鑒於其庫平一兩的重量設計與庫平七錢二分的國際、國內市場慣例不符,製作成本過高,自1903年下半年製作一批後,一直沒有流通,就被回爐,所以曠世罕見。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光緒元寶戶部庫平一兩的產生背景。
戶部庫平一兩為中國最大的機制龍銀,在籌劃之際朝野都寄予厚望,譬如光緒二十八年海關報告書中即記載:“袁宮保急圖整頓,即擬鑄一兩重之銀幣,實於北方不無裨益。從來洋元雖按兩計,並無一兩重者,若能照一兩廣鑄行使,當有準則矣。”可惜清政府舉棋不定未能修成正果。戶部一兩可由“兩”字筆法從“人”、或“入”分為兩版。由於留存數額極少,在“民國八九之間,平津市值,每套不下三百金,今且數倍過之矣。”前輩張伯在 1940年9月《泉幣》第二期上如是說。
庚子年爆發的“義和團事件”導致當時兼造銀幣的北洋機器局毀於戰火。次年袁世凱接替故世的李鴻章為直隸總督,翌年奏准在河北西窯窪護衛營址(今天津大悲禪院舊址)設廠,光緒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六日(1902年12月15日)該廠正式開鑄,命名“北洋鑄造銀元總局”。隨後按照袁世凱指示,進行一兩銀幣的製造,並委託日本正金銀行代辦模具。經其洽詢日本大阪造幣局,該廠認為若以邊緣凸起處為準,硬幣的直徑應為其14倍或15 倍;如以錢幣本身地章處的厚度為準,則直徑應在17至18倍。以這樣的比例為標準,一兩銀幣的直徑應比七錢二分幣加大一成為宜。一則可以防止新舊混淆,二則直徑與厚度的比例大,輕敲時音脆,可避免聲音混濁不易分別優劣,造成百姓的誤會。
北洋銀元局依照此建設製作餅,經試壓證明薄者音清脆、厚者音沉悶。在袁世凱批准後試制了六七千枚,但沒有發行,原因不明。從截止於2013年的存世量來看,絕大多數都被回爐改鑄,泉界習稱此為“戶部一兩”銀幣。由於在日本大阪造幣局的沿革年表中,亦有“1903年6月,清國委託貨幣模具25組製造完成”的記載,足以證明此一兩的模具來自日本。自“光緒元寶戶部一兩”銀幣背面的英文“29th year of kuang hsu”,可知其模具之雕刻及試作均在此光緒二十九年。
以上就是關於“光緒元寶戶部庫平一兩的產生背景”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