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新疆錢幣發行歷史(共10張圖片)
  • 16年10月3日 21:2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在清政府統一新疆之前,新疆本地鑄幣為較厚的橢圓形無孔錢幣,與「和田馬錢」一脈相承,面積小於清代制錢,稱「老普爾」或「老紅錢」,《西域圖志》說:「回人(即維吾爾人)稱錢為雅爾瑪克,以一錢為一普爾,普爾為言文也。」也就是說,一普爾就是一文錢。

清朝新疆錢幣發行歷史

新疆省造光緒銀元七錢二分銀幣

清朝統一全國以來,十分重視用統一的法制來實施專制統治。《回疆則例》繼承了清初確認的「伯克」制度,對回疆地區的度量衡、貨幣、貿易和賦稅、差役作了專門規定。

清朝新疆錢幣發行歷史

新疆省造大清銀幣壹兩喀什道 PCGS VF 30

清政府平定回疆後,行使全國統一的錢幣,北疆通行內地制錢,南疆則將原來通行的「老普爾」改鑄為與內地制錢形式一致的紅錢,於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在葉爾羌開始鑄造新疆第一批方孔圓錢的制式貨幣,稱「新普爾」,以一枚「新普爾」兌換兩枚「老普爾」。

清朝新疆錢幣發行歷史

新疆省造餉銀一兩龍回無圈 PCGS AU 53

其實在「老普爾」流行時期(十七世紀後期至十八世紀中期),鑄幣每次變換更迭時,總是強行以一枚新錢兌換兩枚舊錢。也就是說,每逢一個新的準噶爾汗上台,維吾爾人民以血汗換來的錢就要被打個對折。這次「新普爾」兌換「老普爾」仍然沿襲舊制,使人民再次遭到盤剝。後來,頗有些頭腦的乾隆帝也感到這樣做「恐有妨回人生計」,遂下令改為以一換一。

清朝新疆錢幣發行歷史

新疆省造大清銀幣壹兩AH1325喀什 NGC AU 58

新疆自古以來有使用銀塊的習慣,南疆通行的白銀單位是「天罡」(或作「騰格」),到現在南疆老鄉仍將現行硬幣叫做「天罡」。清代大體上是大數用銀,小數用錢,兩者相輔而行。

清朝新疆錢幣發行歷史

新疆省造光緒銀元一錢楷書 PCGS VF 20

至於銅錢,北疆通行制錢,與南疆紅錢在托克遜兌換,因南疆紅錢的銅質純淨,大體是一枚紅錢可兌換五枚制錢。到光緒年間因制錢短拙,光緒十六年北疆亦改用紅錢。

清朝新疆錢幣發行歷史

新疆省造餉銀四錢字面回文 近未流通

光緒十六年(1890年)迪化官錢總局發行布票,俗稱「油布帖」,每張面值紅錢400文,合銀1兩,為兌換券性質,流通時間並不長。

清朝新疆錢幣發行歷史

1909年新疆通用宣統元寶紅錢十文銅幣

以後新疆各地官錢局相繼發行紙幣,直至1908年迪化官錢總局發行著名的老龍票,印刷精美,信譽良好,取代了其它紙幣。

清朝新疆錢幣發行歷史

清新疆光緒元寶市銀一分五厘銅圓

直到清末宣統年間,新疆停鑄紅錢,並倣傚中原各省機鑄銅幣,規定折當紅錢若干文,為紅錢制度之延續。市面上紅錢與銅幣混合使用。

清朝新疆錢幣發行歷史

清庚戌年造新疆通用宣統元寶當紅錢十文銅圓

1933年西北軍閥馬仲英進入新疆,與盛世才爭奪新疆政權,軍閥混戰,向百姓勒索軍費,造成通貨極度膨脹,市場上銀圓、銀塊、銅元、紅錢等金屬貨幣一時間均銷聲匿跡,退出流通領域,不可復見。

清朝新疆錢幣發行歷史

新疆迪化銅幣二分銅圓

在剛解放時,做為兒童遊戲玩耍的銅錢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機鑄銅幣,無孔,正面為民國時代頭像,我們稱之為「銅普兒」,其實它並非清代的「老普爾」或「新普爾」,只是一種習慣稱呼。另一種是方孔圓錢,我們稱之為「馬錢」,其實也並非原始的「馬錢」。大部分為北疆制錢,正面是清代年號,背面為滿文,顏色或青或黃,其中可能混有少量紅錢,顏色發紅紫,背面文字更複雜。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