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新疆紅錢“乾隆通寶”從乾隆時開始,清政府對新疆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有效的控制,對於當地用錢形制也作出了規定。新疆錢幣以紫銅(紅銅)為原料,錢呈紅色,因而稱之為“新疆紅錢”,背文用滿文,還有用維文的。自乾隆朝開始,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到宣統都鑄行過年號“紅錢”。那麼新疆紅錢乾隆通寶有何特色呢?
一、鑄局最多的新疆紅錢
從存世實物看,清代新疆先後有葉爾羌(葉爾奇木)、阿克蘇、烏什、伊犁、庫車、喀什噶爾(咸豐五年設)、和闐等七個鑄錢局開鑄“乾隆通寶”紅錢,比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各朝鑄造紅錢錢局都多。“乾隆通寶”紅錢是鑄局最多的新疆紅錢。
二、鑄造最早的新疆紅錢
1759年,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重新統一新疆後,於次年在南疆葉爾羌設立錢局,由戶部頒發樣錢,仿照內地制錢樣式,面鑄漢文“乾隆通寶”,背面為滿、維文葉爾羌地名。這種錢以精製紅銅鑄造,顏色純紅,故稱新疆紅錢。“乾隆通寶”紅錢成為清代新疆地區最早鑄造的紅錢。
三、鑄時最長的新疆紅錢
“乾隆通寶”紅錢除乾隆在位時鑄造外,自嘉慶帝始一直延續至宣統年間,每遇新帝登基,新疆在鑄造新的年號紅錢的同時,還要鑄造一定數量的“乾隆通寶”錢,並投入市場流通使用。“乾隆通寶”紅錢前後鑄造150多年,成為清代新疆地區鑄造時間最長的紅錢。
四、仿內地鑄錢局的新疆紅錢
光緒元年(1875),清政府任命陝甘總督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收復新疆大片領土。為籌措軍費,迅速恢復被侵略者破壞的新疆經濟,左宗棠命令部下將領立即著手仿內地錢局鑄造紅錢。他還親自從內地發來數枚不同鑄錢局鑄造但均重一錢二分的“乾隆通寶”錢作為鑄幣的標準樣錢,要求按式鑄造。光緒四年(1878)三月,新疆阿克蘇、庫車駐軍將領張曜按照欽差大臣左宗棠的命令,重開庫車鑄錢局,首先鼓鑄仿內地錢局的“乾隆通寶”錢,背面均 “以半邊月圈”作為標記。從現存實物來看,當時新疆庫車局、阿克蘇局都曾鑄造了不少仿內地錢局的乾隆通寶錢。據新疆紅錢收藏者研究考證,庫車局仿鑄的有寶源、寶泉、寶雲等局的“乾隆通寶”,阿克蘇局仿鑄的有寶泉局的“乾隆通寶”等。二十世紀80年代初,在台灣和上海兩地同時發現了“乾隆通寶”寶浙局紅銅質小平錢,已被泉界確認為新疆所仿鑄的紅錢。近年還發現有新疆錢局仿寶陝、寶川局鑄造的“乾隆通寶”紅錢。
五、版別最豐富的新疆紅錢
由於“乾隆通寶”紅錢是清代新疆地區開鑄最早、鑄時最長、鑄局最多的紅錢,因而也是種類最為繁多、版別最為豐富的新疆紅錢。“乾隆通寶”紅錢直徑一般在2.4厘米至2.6厘米之間,重3.6克至4.8克左右,與內地小平制錢相似,略顯厚重。背文因鑄局、鑄時不同而異,阿克蘇局、烏什局所鑄,背文左為滿文,右為維文局名;寶伊局錢,背文不用維文,而用滿文“寶伊”,在穿左右,與內地制錢相同;還有背文九、喀十、阿十、庫十、當十、庫局等漢字和星、月、角紋等圖案。嘉慶、道光等朝後鑄的乾隆紅錢,大多比乾隆時期鑄造的輕薄,錢文也因鑄時、鑄地不同而有異。而且還出現了不少仿造內地鑄錢局的“乾隆通寶”錢等,這樣使得“乾隆通寶”紅錢的種類更加繁多,版式更為複雜。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