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漢代玉握豬屬於高古玉了,漢代玉握豬採用「漢八刀」的雕刻技法,讓漢代玉握豬跟漢代玉蟬被喜歡漢玉的收藏家所喜歡,漢代玉握豬和玉蟬都是漢墓裡的陪葬品,一個是玉握,一個是玉晗。
玉握是古代死者手中握著的器物,玉葬器之一。古人認為人活著的時候辛苦了一輩子,死後也不能空手而去,必須有一種能代表財富的器物握於手中,如同死者帶走了滿身財富,在另一個世界不用過貧窮的日子。新石器時代是將獸牙握在手中,到了商周時期,死者手中大多握數枚貝幣,因為那時古人認為貝是財富的象徵。而到了漢代,則在長條圓柱上加琢單線條,即漢代最常用的漢八刀雕法,雕成一隻玉豬。因為漢代人認為豬是財富的象徵,所以玉豬成為漢代最流行的玉握。
漢代玉握豬一般都是一對,長均12.2厘米,寬均2.7厘米,高均2.8厘米。青白色,白玉雕琢,質地細密,剔透瑩潤,握在手中小巧可愛,有圓潤涼滑之感。那造型平臥,長條形,兩端截平。雕刻刀法簡練,雙耳、四肢十分生動,極具神韻,真是一對可愛的小豬。此雕刻之法稱為「漢八刀」,幾刀下來,玉豬的肥胖形態及靜臥神態便刻畫出來。這種制玉風格雖簡練,卻極是豪爽,後人很難將其神韻模仿出來,這便是漢八刀的精髓所在。漢代玉握豬很有收藏價值。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