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壽山芙蓉石(1張圖片)
  • 22年1月2日 05:3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加良山之石,名芙蓉者,佳也

  色若初曉之木芙蓉花,這就是芙蓉石的美稱。筆者將從三個方面來帶領讀者領略芙蓉石之美。

  芙蓉石的歷史與地位

  在元朝明朝時期已經有了芙蓉石的身影,但它的繁盛時期當屬清朝。憑借其溫潤醇明的特質,芙蓉石在清朝初期就從“不及壽山”的固有印象一下子躍居宮廷級別的珍寶,深受清朝各代皇帝的喜愛。

  無論是康熙晚年的“七旬清健”"戒之在得”兩枚御用璽印,還是雍正在潛邸時代所用“御賜朗吟閣”寶,採用的都是大塊的芙蓉石。而乾隆帝對芙蓉石的喜愛更盛,他一生所用的百餘枚壽山石印章中,有不少便是芙蓉石章。

  此外,清末的金石學家,書畫家吳大澂對芙蓉石也極為推崇,不吝花十五萬兩文銀購買一方白芙蓉。芙蓉石在當時的地位可見一斑。

  芙蓉石的“新”“老”之稱

  芙蓉石有“新”“老”之稱,一般來說是從年代和石性這倆方面來區分的。

  “老坑芙蓉”大多說的是九十年代之前所開出的芙蓉石。從數量上來說,“老坑芙蓉”出產較少,流通有限。九十年代後至今開出的芙蓉,便是“新坑芙蓉”,所謂“新” 指的只是新鮮出土,與石性並無聯繫。無論“新”“老”質地都是極佳。但是時間飛逝,新舊交替,“新”“舊”之稱也讓人難以深究。

  第二種有關芙蓉的“新”“老”之稱,就是“新性”與“老性”芙蓉的區別。一般來講“老性芙蓉”質地緊密、厚重,石性穩定而不易開裂。它有凝凍起膠的質感,品質過硬,與芙蓉晶很像。而“新性芙蓉”色調晦暗、吃油極多又迅速乾燥,容易內爆開裂。一般來說,“老性芙蓉”比價值更高。

  芙蓉石的色彩

  芙蓉石品種繁多,它的色彩也是多樣的,其中黃芙蓉、紅芙蓉、白芙蓉、五彩芙蓉較為常見。

  黃芙蓉最為稀缺,所以在芙蓉石中獨樹一幟。它的顏色和枇杷、桂花相似,極為天然不顯濃艷。技術高超的雕刻家有時只需寥寥數刀便能帶來神功鬼斧之效。

  黃芙蓉以外,最受行家追捧的就是全品皆紅的紅芙蓉。紅芙蓉紅艷似火,靚麗異常,而且品相少見。品級最高的紅芙蓉是“蠟燭紅”,它以色調鮮麗,蠟質感強而著稱。但蠟燭紅體量較小,加之原石怪異,一般只能做文房、圓雕之類的小物件。

  相比前面倆種,白芙蓉追求通透純淨而對色彩要求沒那麼嚴格。九十年代後開採出來的白芙蓉數量最多,質地穩定者,光水也是一流。“純淨無暇”的白芙蓉向來售價極高,價值不菲。

  五彩芙蓉,通常以紅、黃、白、紫、黑等色為主。但如今市場在不斷變化,現在只要帶有紫色,即使色彩單一,也叫作五彩芙蓉。五彩芙蓉中成章且吳砂的最為珍貴。

  而市面上其他如青黃、青紅體芙蓉,色彩淡雅,開採頻繁,市面上流通的也很多。相比起來,它們的價值較前面幾種有所不及。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