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上個世紀90年代末,一位漁夫在印度尼西亞的勿里洞外海潛水捕撈海參時發現了一堆陶器。隨後,一家德國打撈公司聞訊而來,在證實這是一艘沉沒古船並命名為「黑石號」後,立即於1998年開始了持續近一年的打撈。 考古發現了帶有唐代「寶歷二年七月十六日」(826年)銘文的瓷碗、完好無損的唐代青花瓷盤、罕見的唐代專貢皇室的「江心鏡」、唐代皇家大盈庫所撥器具以及唐代長沙窯的50000餘件瓷器等。再結合其他器物考證,專家最終確定了沉船年代為9世紀上半葉。而船上載滿中國陶瓷、沉沒於印尼水域的事實,則證實了中國在唐代就與印度洋西邊的中東諸國存在了直接的海運貿易,也成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直接證據。
從「黑石號」沉船上打撈起的八稜胡人伎樂金盃——杯麵上的舞伎長髮飛揚,有胡人之貌。這是在中國境外發現的最重要的唐代金器之一。
從「黑石號」沉船上打撈起的「卍」字符金碟。
從「黑石號」沉船上打撈起的白釉綠彩魚底吸杯.webp
黑石號沉船之謎
「黑石號」上的這只碗,來自中國唐代的長沙窯。有人說,就是因為這只碗,導致了「黑石號」的不幸沉沒。
這只碗的圖案非常特別,碗中心繪有一條兇惡的摩羯魚,摩羯魚的尾部隱藏在一片深褐色釉色之中,魚頭卻兇猛地撞向一條尖頭尖尾的阿拉伯帆船。摩羯魚,是佛教中的神魚,它龍首魚身,在大海中可吞噬一切。圖案中摩羯魚要撞翻的那條船,正是一條與「黑石號」非常相似的阿拉伯帆船。
看到這驚人的巧合,不由讓人心裡咯登一下,莫非冥冥之中,就有這麼一隻神秘而詭異的碗,注定了「黑石號」葬身海底的悲慘命運?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種解釋,說佛教故事中不孝人物的典型代表彌蘭,乘坐在這條船上,所以佛祖就派摩羯魚去把這條船撞翻,然後把彌蘭抓到地獄裡去受苦。按照這個解釋,摩羯魚便成了懲惡揚善的化身,事實真的如此嗎?
專家說,摩羯魚一般被視為吉祥的象徵,被人們拿來作為紋飾,希望借此得到恩惠和保護。在「黑石號」上的長沙窯碗中,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摩羯魚紋飾。
然而像這樣既繪有摩羯魚、又繪有阿拉伯船的碗,「黑石號」上僅此一隻。讓人們好奇的是,不只是魚和船的古怪構圖,還有碗中遮蓋了魚尾的一大片褐色釉,是故意為之,還是燒造時工匠的意外失手?
有人說,那一大片褐色釉,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表示摩羯魚是從一個神秘的未知世界突然出現;也有人說,大片的褐色釉,是製作過程中的失誤。長沙窯碗一般都會在碗邊上塗四個半月形釉,它們與圓形的碗邊組合起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圓地方。這只碗之所以出現大片褐釉,是因為在碗邊塗半月形釉時,工匠手一滑,釉上得多了,就形成了現在的效果。
不論是故意為之,還是意外失手,這一大片遮蓋了魚尾的褐色釉,總歸是讓人看著不舒服。所以就有人說了,都是因為這只詭異的碗,「黑石號」才遭遇不測葬身海底了。當然,這也就是一種戲說,專家們總不會把「黑石號」沉船的原因,歸結到一隻碗上。
「黑石號」沉沒的地方,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下端一個叫勿里洞的小島附近,沉船的位置大概距海面17米。那裡遍佈著大塊的黑色礁石,就在離沉船大概150米的地方,專家發現了一塊很大的黑色礁石。由此,專家猜測,船可能是撞到了黑色礁石,由此,專家在發現之初,就把它定名為「黑石號」。
唐代時,阿拉伯商船雖然已經學會利用季風,駕著沒有引擎的帆船進行遠洋航行。然而,在沒有指南針的唐代,遠洋航行危險重重,風暴、迷失方向,或是撞上暗礁,都可能令阿拉伯商船遭到滅頂之災。
在指南針發明之前,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北極星來辨別方向,當時的阿拉伯人也是通過傳統儀器測量北極星和其他星座的位置,來推算船隻的地理位置。有經驗的阿拉伯航海家,會用鉤子鉤取海泥,根據海泥的顏色來判斷航行的地點;也有人根據航海圖,尋找陸地和島嶼之間的標識物來識別航線。然而,這種方法遇到風暴或天氣不好時,就會因為辨識不出航線而遭遇不測。
對比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專家發現,出現在勿里洞島附近的「黑石號」,已經偏離了阿拉伯商船慣常的航線。也許,正是因為偏離了航線,「黑石號」才迷失方向,誤打誤撞行駛到一個遍佈暗礁的海域,不幸撞上了黑石礁。
如果「黑石號」是因為撞上黑石礁而沉沒,那它的厄運就只能是天災了。然而,也有專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黑石號」沉沒的原因,沒那麼簡單,天災的背後,應該還有鮮為人知的「人禍」。
這裡是印度尼西亞的巴萊鎊(Palembang),中文也稱為巨港或舊港,古代室利佛逝王國的發源地。位於穆希河(Musi River)邊的室利佛逝,是唐朝時期的一個海上貿易強國,宋代時稱為三佛齊。這裡是距離「黑石號」沉沒的地方最近的一個港口。如果不出意外,「黑石號」自廣州返航後,將要停靠的第二大港,便是這裡。
「黑石號」上的瓷器和珍寶,已經被打撈出水,在新加坡得到了妥善保管和珍藏。船上60000多件文物基本上都是中國製造,其中大部分是瓷器,另外還有數十件精美的金銀器和銅鏡。由此,人們不禁猜測,「黑石號」會不會是一艘中國船隻?
遺憾的是,它並不是一艘中國船隻,而是一艘阿拉伯人製造的帆船。它尖頭尖尾,桅桿上掛著正方形的風帆,船上沒有引擎,全靠自然風力在海上航行。這種帆船的奇特之處,在於整個船體不使用一根鐵釘,而是用椰殼纖維搓成的繩子縫合而成。
據記載,住在波斯灣地區的阿拉伯人,是中世紀最為活躍的商人群體之一,早在公元七世紀,他們就掌握了季候風的規律,靠著風力推動,駕駛著三角帆船從阿拉伯半島出發,向東到馬來半島、東南亞,甚至中國進行貿易活動。隨著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阿拉伯人更是頻繁駕船來到中國,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貿易主角,而「黑石號」就是其中的商船之一。
考古專家說,波斯灣地區很可能是「黑石號」的出發地,之後往中國方向出發,沿途可能到達泰國、越南,然後到達廣州。當時的廣州,是東方第一大港,也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大港。「黑石號」上運載的大部分商品在這裡賣掉,然後買進大批中國貨物,其中主要是陶瓷。從「黑石號」上發現的大量揚州貨物可以推測,船隻從廣州繼續北上,最北到達揚州,在揚州補貨後,重新回到廣州。
現在看來,「黑石號」在揚州購入的最珍貴的商品,就要數三件唐青花盤了。專家說,這三件唐青花盤,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完整青花瓷。它的出現,將打破「元青花是中國最早青花瓷」的傳統認識,把中國青花瓷的歷史提前了數百年。
有專家認為,「黑石號」也有可能遇到了海盜。因為在室利佛逝附近,從爪哇一直到馬六甲這一帶,一直是海盜出沒很嚴重的地方,在中國的史書裡面,西漢書、外國傳都可以看到,中國人到達這裡,很害怕的一件事情就是遇到海盜。所以有可能「黑石號」在這裡遇到了海盜,所以發生了戰爭,結果兩邊對抗,最後沉沒。
有趣的是,海盜頻繁出沒的室利佛逝王國,卻是一個佛教盛行的地方。這裡的國王和百姓都崇尚佛教,濃厚的佛教氛圍,吸引了許多中國和尚來到此地學習印度梵文,把這裡作為前往印度留學的前站。
中國東晉時期的法顯和尚,是第一個到達室利佛逝的中國和尚。繼法顯之後,唐代的義淨和尚,於公元671年也來到這裡學習印度語,為留學印度做準備。自印度取經歸來,義淨仍舊回到這裡,在室利佛逝國王的資助下翻譯佛經,在穆希河邊一住就是十年。
佛教發達的室利佛逝王國,也有它讓人害怕的一面。據唐代著作記載,室利佛逝的西北方,「國人甚暴」,海上的船隻經過此地都很害怕。至於害怕的原因,宋代的《諸藩志》給出了答案。書上說,室利佛逝港口很發達,外國船隻來了,室利佛逝的船隻就出去跟蹤,看到船隻沒有進港,就會採取行動,以武力強迫船隻進港。
室利佛逝王國為了促進貿易,往往採取強迫手段,強制過往船隻入港進行貿易。每當有外國船隻經過時,室利佛逝就會派出強大的武裝船隻進行跟蹤監視,一旦發現船隻沒有入港交易,就會向這些船隻發起可怕的進攻。
按照慣例,作為阿拉伯商船的「黑石號」上,應該裝備有武裝人員和武器,幸運的話,還會帶有信鴿相互傳遞信息。這些裝備對付少數海盜,應該不成問題,但要是遇上室利佛逝強大的海軍,恐怕就在劫難逃了。從沉沒的情形推測,「黑石號」並未做任何抵抗,就慌忙逃路了,倉促之中闖入了暗礁叢生的勿里洞島海域,就這樣不幸撞上了黑石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