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女子服飾介紹
  • 20年10月11日 20:5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清代女子服飾介紹,清代女子服飾,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下面小編為您詳細介紹清代女子服飾。

清代女子服飾中最為顯著的是紐扣的作用。紐扣原來主要在禮服上使用,清代紐扣成為各種衣服上不可缺少的衣飾。紐扣最初只裝飾在領子上,使自古以來的交領,盤領、直領等領一改而成了高領。原來脖子總露在外面,有了紐扣就可以不露了。

漢族清代女子服飾一般穿窄袖襖、衫、坎肩、裙、褲等。

旗袍,是滿族婦女中很流行的一種長袍,後來也成為漢族婦女主要的服飾之一。清代滿人穿的旗袍與後來稱為旗袍的服裝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但後來的旗袍是在滿人這種長袍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旗袍,最初極為寬大,腰身為筒式,後來漸漸變小。圓領、右衽、高領或低領,清末時高領能高達二寸半左右。旗袍有單、夾、棉、皮之分,都按季節的變化來區分。袍色一般淺淡居多。滿族婦女穿旗袍時,大多喜歡在旗袍外面罩上一件坎肩。

漢族清代女子服飾大多沿襲明代;一般是上著襖、衫、下著裙,後來不穿裙,改穿褲。

襖衫多是圓領,右衽,大襟,對襟,琵琶襟,大袖,且錦繡鑲邊。襖的質料多用棉、緞、衫多用紗、羅、綢等,也有捨織蠟染的花布。顏色以天青、湖藍、粉、白、紅等為多。冬天也用貂、狐之類的皮毛的。鑲邊也是極為複雜、精美、當時有“十八鑲”的說法。

一般好的裙,式樣較多。如蘇州婦女的“白褶裙”,整幅裙多達上百個裙前面有類似蔽膝,左右打褶的“馬面裙”,又叫“月華裙”,因為裙的每個褶中,五色俱全,好似皎潔的月亮暈耀光華而得名;又有“彈墨裙”,是用墨彈在裙口子上,雅素而別具風格,像一幅水墨畫,渲染出千姿百態的變化;此外還有“鳳尾裙”、“魚鱗百褶裙”,“洋印裙”、“金泥簇蝶裙”、“繡鳳凰裙”、“滿花裙”、“一塊玉裙”、“鬼子欄杆裙”、“飾件鑲滾裙”、“叮鐺裙”等等,這些裙各具特色,又僅突出了婦女修長的身段,又顯示了華麗而豐富的裝飾美。

清代未成年女子都穿褲。褲式為高腰、合襠、褲長至腳,造型不像男子的褲那麼肥闊。穿的時候用一條長帶繫腰,餘下的部分作為裝飾。女子的褲比男子的色彩鮮艷,花紋豐富,可以按自己的喜歡選用。另外女子的褲口還有一個共同點,即在褲腳上飾有各種鑲邊。光緒時,褲口要做好幾層鑲邊,第一道最寬,二、三道就窄了。到了宣統的時候。褲管又要細窄,鑲邊也比以前減少了。

清代女子服飾,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

以上就是“清代女子服飾介紹”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