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發展史(公印的演變發展及鑒定知識)(1張圖片)
  • 17年7月29日 11:3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印章發展史(公印的演變發展及鑒定知識)

古代印章藝術並未隨歷史的前進而再度輝煌。以典淳平正的繆篆為基礎的秦漢印風在勁吹印壇800年後,終於退出歷史舞台,九疊文主宰了公印,公印也因之喪失了管領印藝風騷的地位,幾百年在實用道路上機械盤曲,終為明清興起的文人篆刻的光焰所掩蓋。

隋唐印章的創新

隋代繼秦代之後,開啟了中國古代印章制度與風格的又一新的歷史階段。這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由於簡牘早巳全面退出日常生活,紙張在政府公文等方面的普遍使用公印不再局限於簡牘上所能取得的狹小平面,邊長從2.3厘米左右(秦漢一寸)猛然增大到5.4厘米左右(約合隋二寸)。由於印體加大,公印不像秦漢時代那樣刊刻職官名而發給官吏本人佩帶,而是轉為發給以官吏為代表的官署,完成了由職官印向官署印的轉變。公印不再佩帶而變為匣裝,置諸衙署。

其次,由於印章不再鈐抑封泥而轉為鈐於紙帛,封泥時代結束,鈐朱時代到來。印泥(一般為紅色)出現了。同樣出於追求醒目的實用目的,公印也由秦漢的陰文轉為陽文。

第三,秦漢印主要分鑄、鑿兩種,故所用繆篆平正謹嚴。隋代公印是用薄銅片盤曲成印文再焊於印面上,故又稱蟠條印。其印文盤曲,多為圓曲筆道。後世為將寬大的印面填滿,更將文字筆畫任意重疊折繞,發展為九疊文。

第四,秦漢時代,官印從不署款。從隋代開始,官署印有了刻款的習慣。有印款隋公印凡見三例,皆刻鑄造時間,如「觀陽縣印」,背部鑿款「開皇十六年(596年)十月十五日造」。

唐代公印主要繼承了隋印的特點而略有發展

首先,出現了「寶…『記」「朱記」等新的印章自名。

其次,唐初印章鈕式從隋代接近漢魏的鼻鈕向宋以後的橛鈕又跨進了一步,鼻鈕升高,鈕穿漸向豎長方形發展。唐代後期印穿已消失,完全演化為橛鈕,如西安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唐「千牛府印」。

第三,印背多刻楷書印文,如唐「武夷縣之印」背款刻「武夷縣之印」5字,不再像隋公印印背鑿刻造印時間。

第四,出現了新的印章門類鑒藏印和齋館印。

宋代公印的演變

宋初百廢待興,官印一度襲用五代舊印。不久重鑄公印時,印文多嵌「新」或「新鑄」字樣,以區別於五代公印,如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東關縣新鑄印」等。百官印一律用銅鑄造,大小依官階高低而有所區別。

宋早期公印印文與印邊粗細相若,以後印邊逐漸加寬,如989年鑄「拱聖七都虞侯朱記」印邊已比印文寬近1倍,達0.1厘米。到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鑄「嘉興府金山防海水軍統領印」,印邊已寬達0.3厘米。

宋公印印文不再如隋印那樣用蟠條法製造,而是直接鑄造,印文筆畫間已不似隋唐印疏闊。方長形柄鈕已不見穿孔。

與隋唐公印偶有背款不同,北宋早期公印多刻有年款,標明鑄印年月,如「東關縣新鑄印」背鑿「太平興國五年九月鑄」。中期以後,在刻鑿年款的同時,還鑿有兼管頒發鑄造的機構「少府監」的名稱。如「保捷弟一百三弟六指揮使朱記」。南宋公印轉由文思院統管,背款中「少府監」遂為「文思院」取代。

靖康元年(1126年)靖康之難後,宋代官員倉皇南渡,印信多有遺失。南宋又重鑄公印,不過在印文前「加『行在』二字,或冠年號以別新舊」(《宋史·輿服志》)。

夏遼金元公印的樣式

兩宋時期,與中原漢族政權對峙的皆為少數民族政權,北方有遼,西北有夏,東北有金。後來遼為金滅,後來居上的蒙古人又毫不客氣地收拾了西夏、金,最後滅宋建立了元朝。這四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和朝代,在公印製度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宋朝公印製度的影響,但又創造了自己一些別具一格的特點,在印文上出現了有趣的現象。西夏公印用西夏文,遼、元公印有的用漢文;有的用契丹文或八思巴文,金公印則全用漢文。

1.西夏公印

西夏(1038—1227年)是由黨項族建立的政權,其文字吸收了漢字筆畫的一些特點,但與漢字完全不同。西夏公印有以下幾個特色。

第一,中國古代公印基本上皆為正方形,宋遼金元亦莫能外,西夏公印卻獨用圓角形式。

第二,隋唐以來,朱文公印已流行了400年,但西夏公印皆為滿白文,筆畫極粗,而且使用邊框。其印文吸收了宋朝流行的九疊文特點,印面安排勻整飽滿。

古代印章使用的材料範圍很廣,有青銅、紅銅、黃銅、金、銀、鉛、鐵、和田玉、瑪瑙、琥珀、煤精、水晶、綠松石、木、象牙、獸骨、犀角、陶、瓷等。在秦代以前,人們制印是自由選材,「各服所好」。從秦代開始,在公印範圍之內,對不同的官員等級印章的用材有了嚴格的規定。到了漢代,這些規定進一步完善,形成制度。如皇帝的印章曰璽,皆用白玉製成;皇后、諸侯王之印,皆為金印(西漢時諸侯王用黃金印);皇太子、丞相、大將軍、御史大夫等皆用黃金印(即銅製鎏金印);秩比二千石者,皆用銀印;秩比千石、六百石、四百石者等,皆用銅印。這種用印製度,以後歷朝歷代雖稍有變化,但一直沿用到明清。

石質印的鑒定
印章一般用金、銀、銅、玉、象牙、角、骨、石、木等材質製成,其中不乏貴重之物。很多作偽者便以假的或質次的材質冒充真的貴重的質地,從中牟利。對此,只要能從質地上識破,便不至於為其所蒙騙。在質地作偽的印章中,以石質和銅質的為多。石質印,作偽者多以雞血石、田黃石為對象。如有人將北京房山的房山石用杏仁水煮泡,三番五次之後,黃色浸入石中,以充田黃石牟取高價。但仔細辨認會發現,石軟膩松嫩,不如田黃石光潔細潤。

銅質印的鑒定

銅質印,主要從鑄造質量來鑒別。秦漢及先秦古印,鑄造印坯用青銅,質地細膩,而偽造者為賺錢常用黃銅,砂眼很多;印章在使用之後,印色仍附著於其上,經過千百年,印色一般變得干凝、灰暗,深淺、明暗不勻,局部有自然脫落,整體給人的感覺是古老和陳舊。印製大小、形狀以及紐制都與時代有一定的關係,印章的字體風格、印文的佈局、邊框的寬窄等也都有著時代特色,如秦代有呈「日」字格佈局的半通印;漢印有朱文、白文相間現象;隋唐官印筆畫曲折疊繞,發展到宋代形成「九疊篆」;元官印形制加大,不再穿孔佩帶,紐變成短鉅形把手;元代印邊框較前代寬。印紐的形式對於判斷印章的真偽更為重要。古代對印紐有一套制度,同一紐不同時代有不同特徵。作偽者如果對此一無所知或所知甚少,則偽作必然是錯亂的組合,易於辨認。

印紐的鑒定

古代公印的紐式,各朝各代都有明確的制度規定,所以在對印章進行鑒定時,首先的著眼點在於此印章紐式是否與這些制度相符合。對公印的紐式作出嚴格的等級規定可能起始於秦漢。據文獻記載,漢代公印紐式是:皇帝、皇后的璽、印用虎紐,諸侯王印用橐駝紐,皇太子、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前後左右將軍、中二千石等的印章用龜紐,二百石至千石的印章用鼻紐。漢代這種定制對以後各代影響很大。到北宋時,皇帝用璽改為盤龍紐,其他王公大臣和各高級官員用印都以龜紐為多見。明清時期的帝王印都用龍紐,公侯伯和將軍印都用虎紐,這一點與漢代不同。古代印章的多種紐式,有些出現的時代也前後不一。即使為同一紐式,在各歷史朝代,也會有不同的造型變化,把握其各時代的變化規律,有助於在鑒定中為其斷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