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墳古墓群」出土戰國漆器賞(共3張圖片)
  • 15年3月26日 08:0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彩繪方塊紋弩機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霸王墳古墓群”,位於具有五千餘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鎮安崗村,總面積達14.8萬平方米。1992年,湖北省考古所及襄陽、老河口市等文物部門,對古墓群暴露的M1、M2號兩座墓葬,聯合進行了搶救性的考古發掘。結果在此戰國貴族墓出土保存完好的隨葬品,如竹簡、漆器、玉器、青銅器等類文物近600件,其中還有十件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今擇選老河口市博物館內收藏的三件漆器文物介紹如下,以期更為直觀地展現古代高超的創作技藝和時代文明。

圖2 鳳鳥紋方蓋豆

圖3 獸銜蟒紋座屏

  第一件“彩繪方塊紋弩機”(圖1),又名“彩繪木臂銅弩機”,通長32.7厘米。此為老河口安崗M1號墓出土文物,是我國目前已知年代最早、最完整的弩。其材質為銅木結構,木臂以斫制為主。全器表髹黑漆,並且臂兩側用黑、紅漆相間繪成方塊形圖案。弩機前端的弓器作獸口含弓形,帶瞄準器;臂中部的上面有一縱向凹槽,用以放置銅鏃;望山、懸刀等銅構件則裝於臂後端,懸刀下有竹護圈,並有絲線纏繞握把。 

  弩是殺傷力強的遠射武器,由木臂、弩機和弓組成,與強弓配合使用。發射時瞄準望山的刻度,扣扳懸刀,牙即縮下,其所鉤弓弦驟然鬆開,能有力地將箭矢發射出去。計算其強度的單位稱“石”,弓力有一、三至八、十、十二石等種數,最多使用的是六石,射程約合今260米。《荀子·議兵》《戰國策·韓策》記載,強弩之力可達十二石,射程有600步以外。儘管目前傳世弩機頗為常見,但木臂多已朽毀不存。而此件“彩繪方塊紋弩機”關鍵結構清晰明瞭,不失為中國古代弓弩研究的重要素材。 

  第二件“鳳鳥紋方蓋豆”(圖2),亦稱“彩繪漆方豆”。其長23、寬20、高12.3、通高31.6厘米,有2.2千克之重。該老河口安崗M2號墓出土文物,由蓋、盤、柄和座組成。出土時方蓋豆本為一對,木胎,並且形制一樣。子母口的蓋上部平頂,呈方形盒狀;蓋中部有一長方形捉手,四邊弧折、直壁的盒內出土時盛有乳羊排;蓋中偏下部有一凸稜形箍,位於高束腰柄上;蓋下部為喇嘛形圓底座。同時器表髹黑地,並用紅、棕、黃三色繪成變形鳳鳥紋,蟠螭紋、波浪紋等。戰國時期的豆,形制較多且形狀各種多樣,如淺盤、深盤、長柄、短柄以及附耳、環耳等,上有蓋並可仰置盛放食物。戰國時豆的造型與高足盤類似,多為圓形;通常上部呈圓盤狀,圓盤下有柄,柄下有圈足。但是此件方形豆的造型,卻比較少見。 

  豆是我國先秦時期的食器和禮器,亦為當時不可或缺的祭祀禮儀用具。它源於新石器時代的同名陶器(即大汶口遺址出土的陶豆),出現於商代晚期,流行春秋戰國時期。其最早是用於盛放黍、稷等穀物,後演變為專門盛放醃菜、肉醬等調味品的器物。至戰國時,豆常與鼎、壺構成原始禮器的一套基本組合,而作為禮器配套使用,並成為隨葬用的主要器類。並且使用豆的數目,一般以偶數組合出現。同時按照長幼、尊卑,還有數量多少之分。因此《周禮·掌客》載有“凡諸侯之禮,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子男二十有四”之言。而《禮記》亦有“鼎俎奇而籩豆偶”之說。 

  第三件“獸銜蟒紋座屏”(圖3),也叫“木雕獸蟒紋座屏”,為老河口安崗M1號墓出土文物。此戰國中晚期木胎雕製品,通高52.4、寬54、座高7厘米。它由屏身、屏座兩部分榫接而成,並各用了一塊整木。其中屏身為透雕兩獸銜蟒狀,造型為一條環形大蟒被兩獸口叼、爪抓;且兩獸的頭部和身部,還浮雕有耳、眼、腿等,刻畫十分精細。同時呈弧形的屏身頂部,兩角各有一個方形榫眼。而長方形的屏座,與屏身榫接。此座屏素面,通體髹黑漆。座屏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手工藝精品,即不能折疊但有底座的屏風。在中國古代,它們常用做主要座位後的屏障。而這件“獸銜蟒紋座屏”,則足以顯示出座位主人的高貴與尊嚴。 

  老河口出土的戰國中晚期漆器,造型皆比較講究對稱與規整。其通常多見包括球形、半球形和圓筒形三類的圓形及橢圓形器,少見對工藝水平要求比前者更高的“鳳鳥紋方蓋豆”這類長方形器。它們不僅省工省料、實用價值較高,且如“彩繪方塊紋弩機”,造型上更易取得均衡和曲直對比的藝術之效。而且它們體現了實用與美觀相結合的法則,器表上又加飾不同漆色與各種紋飾圖案,還有透雕、浮雕、鏤刻等表現手法,如“獸銜蟒紋座屏”。故比當時其他材質的器物造型,更加的豐富多彩、瑰麗多姿。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