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共2365篇
定窯瓷器(共2張圖片)

定窯是長期以來人們所公認的宋代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之一,歷史學家傅振倫先生在《中國最古的瓷器》一文中曾談到:世之言瓷者,以為宋世有瓷,且以定、汝、官、哥、均為宋代五大名窯,推...
清代早期祭紅瓷器為什麼是暗紅色(共9張圖片)

祭紅又稱為霽紅,從我國元朝時期景德鎮就開始燒製了,主要用途就是一種調色劑,在1220攝氏度到1280攝氏度的高溫中燒製而成的,在清朝的整個時期都受到極大地關注,受到宮...
定窯白瓷「官」字的款和耀州窯瓷器的親緣關係(共4張圖片)

定窯白瓷有「官」字款,而耀州窯瓷器也有「官」字款?這兩種地域的瓷器款式有什麼區別,還是有某種親緣關係呢?我們通過瓷器的碎片為您講解定窯白瓷「官」字的款和耀州窯瓷器「官」字的款識。 ...
明代景德鎮瓷器官窯款識寫法變化(共2張圖片)

明代官窯瓷器是瓷器款識正式化的朝代,但是明朝款識經過空白期的動盪後,景德鎮的瓷器隨著明朝社會的穩定,也開始逐漸恢復,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期。不過此時的瓷器風格開始轉變,變得淡雅柔和,...
大清同治年瓷器鑒定特點(共8張圖片)

清朝同治皇上在位的時間較短,從1862到1874年一共13年的時間,同治皇上年幼登基背後是著名的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此時清朝已經步入末年,隨著國外聯軍的入侵清政府的勢力也是越來越羸弱...
如何鑒定琺琅彩瓷器的真假(共11張圖片)

琺琅彩瓷器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有特色、釉上彩中最為精美、清代的代表性瓷器之一的瓷器,在雍正時期開始創燒,到雍正、乾隆的發展,每一個時期都有著不同的特點,同時也將琺琅這一彩料彩瓷器...
陶器和瓷器的區別有哪些(共2張圖片)

陶器和瓷器的的工藝和藝術的發展成就了中國陶瓷史的發展,中國從高古瓷到元明清瓷器發展的鼎盛時期,陶和瓷雖然並稱,但是陶器和瓷器的區別從原材料和工藝上還有很多差別。 1.陶器和瓷器的使...
大明成化瓷器鑒別要點

大明成化瓷器鑒別要點,大明成化瓷器是指明朝成化年間(公物華元1465—1487年)生產煉製的瓷器,中華以斗彩最富盛名,也不乏青花瓷中華器,各類單色釉瓷等,都各具千秋。其...
古代瓷器底足鑒定一些專業術語

古代出圖的文物瓷器碎片以及流傳有序的古董瓷器是我們鑒定的瓷器的參考方法。瓷器鑒定的重要方法就是底足,從底足的胎釉、工藝、以及燒造溫度就能鑒別瓷器年代和真偽,樣子收藏網今天介紹一下瓷...
宋代瓷器的特點

宋代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一個非常繁榮昌盛的時期。現時已發現的古代陶瓷遺址分佈於全國170個縣,其中有宋代窯址的就有130個縣,占總數的75%。陶瓷史家通常將宋代陶瓷窯大致概括為6個瓷...
清晚期墨彩乳釘蓋罐 傳統瓷器珍品彰顯藝術魅力(共3張圖片)

墨彩創始於清朝中期,一直延續到雍正、乾隆時期,之後又傳承到清末、民國時期。墨彩為五彩、琺琅彩、粉彩瓷器中常見色彩之一,墨彩瓷屬於釉上彩,以艷黑為主,兼用礬紅、本金等材料,一般以國畫...
黃釉瓷器的歷史發展

黃釉瓷器的歷史發展,黃釉瓷最早出現於唐代安徽淮南壽州窯,四川邛崍窯,河南密縣西關窯、郊縣窯,陝西黃堡窯,山西渾源窯,河北曲陽窯,其中以壽州窯黃釉瓷最為著名。它是一種以適量的鐵為呈色...
乾隆皇帝私藏的南宋官窯瓷器(共11張圖片)

北宋 汝窯 青瓷水仙盆乾隆皇帝的御制詩中,常以「少貴似晨星」、「晨星真可貴」等形容文物的珍貴稀有。尤其有「趙宋官窯晨星看」一句,可知乾隆皇帝珍視如寶貝的文物,正是宋朝官窯瓷器。南宋...
宋代黑釉鐵銹花瓷器特點(共9張圖片)

黑釉瓷,是我國傳統色釉瓷之一,因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而得名。從起源時間來看,黑釉瓷幾乎與青瓷保持一致,兩者的原始作品均在東漢時期就有出現。但是,從市場價值來看,黑釉瓷遠沒有青釉瓷幸運...
大明宣德御窯瓷器修復件(共64張圖片)

景德鎮陶瓷考古的專家們自1982年以來,從景德鎮珠山官窯遺址出土的成千上萬件瓷器碎片中大浪淘沙、歸納分類後,傾盡10多年心血精心修補完成的。每件展品都由幾十或上百塊瓷器碎片組成,最...
清光緒官窯瓷器:黃地粉彩福壽大蓋碗(共3張圖片)

黃地粉彩福壽大蓋碗尺寸通高 10.5 cm、口徑 25 cm、足徑 14.8 cm。黃地粉彩福壽大蓋碗碗折沿,內有一周承蓋稜。淺弧壁,淺圈足。拱形蓋,環形抓手鈕,倒置形同一淺碗。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