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浪縣博物館藏隋代虎符賞析(共8張圖片)
  • 24年7月20日 01:1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安親府”鎏金銅虎符內側

  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採用銅製的虎形作為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稱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存於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並且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調兵遣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

圖2 “安親府”鎏金銅虎符外側

圖3 “洪堆府”鎏金銅虎符內側

圖4 “洪堆府”鎏金銅虎符外側

圖5 “清寧府”鎏金青銅虎符外側

圖6 “清寧府”鎏金青銅虎符內側

圖7 “義門府”鎏金青銅虎符外側

圖8 “義門府”鎏金青銅虎符內側

  甘肅省莊浪縣博物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李曉斌近日寄來了他所著的《莊浪文物》和編撰的《莊浪縣博物館文物精品圖集》《莊浪關山大景區文物遺址圖集》三本精美的圖書,筆者翻閱發現,其中錄有館藏隋代虎符,實屬罕見和珍罕。遂向李副館長索要了4張隋代虎符的圖片。 

  據悉,在1974年,該縣陽川鄉曹家坪村出土了14枚隋朝青銅虎符,而且還鎏金。在一地發現14枚虎符這在全國範圍內尚屬罕見。這14件分別為“左驍衛清寧二”“右驍衛蘭豐二”“右御衛安親三”“右御衛清水四”“右御衛洪堆三”“左翊衛何陽五”“右翊衛渭川二”“右翊衛永安四”“左武衛大華三”“左武衛義門四”“右武衛長利二”“右武衛甘松三”“左屯衛清苑三”“左屯衛安川三”。其中10件分別藏在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和平涼市博物館,莊浪縣博物館僅藏有4件,分別是“安親府”“洪堆府”“清寧府”和“義門府”等。 

  從甘肅省莊浪縣博物館館藏的4件虎符的圖片和資料來看,都是青銅鎏金,大小基本一致,長7.2、高4.7、厚0.9厘米左右,造型雷同,都是站立虎形。虎貌昂首豎耳,雙目圓睜,張嘴露牙,前腿直立,後退曲蹬,尾巴翹起,尾端略曲。虎符頭部有一穿系圓孔,內側心臟部位有“十”字形凸起,估計為合縫的固定點。因此,應屬同一個模具製作而成,且字體規整、優美,似出自同一工匠鐫刻,唯有的不同是其上所刻文字內容不同。 

  “安親府”鎏金銅虎符:內側腹部陰刻楷書“安親三”三字,頸腹部陰刻楷書“右御衛”三個字(圖1);外腹部陰刻篆書“安親府”三字,背至尾部陰刻篆書“右御衛銅虎符三”七個字的半部(圖2)。 

  “洪堆府”鎏金銅虎符:內側腹部陰刻楷書“洪堆三”三字,頸腹部陰刻楷書“右御衛”三個字(圖3);外腹部陰刻篆書“洪堆府”三個字,背至尾部陰刻“右御衛銅虎符之三”八個字的半部(圖4)。 

  “清寧府”鎏金青銅虎符:外側腹部陰刻篆書“清寧府”(圖5),背上陰刻“左驍衛銅虎符之二”八個字的半部;內側腹部陰刻楷書“清寧二”三個字,內側頸腹部陰刻篆書“左驍衛”三個字(圖6)。 

  “義門府”鎏金青銅虎符:外側腹部陰刻篆書“義門府”三個字(圖7),背上陰刻“左武衛銅虎符之四”八個字的半部;內側腹部陰刻楷書“義門四”三個字,頸腹部陰刻楷書“左武衛”三個字(圖8)。 

  “系之以為府,冠之以地名”,虎符上的文字反映的軍府屬郡,府名後之“二、三、四、五”,表明此府在所管轄軍衛中的編號。虎符所顯示的軍府屬郡之渭川、清水、河陽三府確係設在天水郡。“清水府”即今清水縣。《隋書·地理志》:“天水郡清水縣,後魏置。及置清水郡,開皇初郡廢。”《新唐書》卷四十《地理志》秦州天水郡條載:“有府六,曰成紀、修德、清德、清水、三度、長川。”“河陽府”,即今之秦安隴城鄉,“舊曰略陽,置略陽郡,開皇二年郡廢,縣改曰河陽,六年改曰隴城。”而長利府則設於臨洮,甘松府設於同昌,永安府設於河東郡,清苑府設於河間郡。而大華、蘭豐、義門、安親、清寧、洪堆六府史料無記載,暫不知郡。從14府所隸屬的軍衛來看,左右御衛、左右武衛、左右驍衛、右翊衛、左屯衛都有,這應能表明隋王朝對此戰役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可能看出當時京兆府諸郡府的外圍防線所承受的壓力之大。 

  莊浪縣地處六盤山西麓,涇、渭之間的葫蘆河流域,隋唐時屬於成紀縣境,乃古絲綢之路重要支道所經地帶。今縣治所在地即古代著名的水洛城,自漢至宋一直是甘肅省東部的軍事重鎮,創製府兵制的宇文泰就曾在該地指揮過戰鬥。面臨強大的突厥族軍事威脅,隋朝政府頗關注西北邊防及西域之路的開通,因此,莊浪地區設置府兵駐防點,是形勢所需的舉措。 

  如果不是大的戰役發生,在一地不可能同時派駐14府之多;如果不是作戰部隊全部滅亡,也不可能在一地出現如此之多的虎符。至於是哪一次戰役,鑒於虎符資料不能反映其散落的時間和同地同時出土的原因,還無法確切推斷。有研究專家揣測疑是開皇二年與突厥的戰役。 

  莊浪縣地處關隴地區,是京城長安西北門戶之一,外地入侵無險可守,為確保京城安全駐守大量軍隊是勢在必行的事。早在隋王朝建立之初,統治者總結前代外族入侵的經驗,認識到在關隴加強對突厥、吐谷渾的防備的重要,遂採取措施加大對關隴諸君的防禦力度。《隋書》卷一《文帝紀》載(開皇二年):“十月癸酉,皇太子勇屯兵咸陽以備胡”,十二月“乙酉,遣沁源公虞慶則屯宏化,備胡。”開皇二年是公元582年,也是隋王朝建立的第二年,統治者已感覺到了突厥對關隴地區的軍事壓力,在關隴的咸陽及宏化兩地屯駐大量軍隊,以防備突厥長驅直入,逼近京城。值得注意的是,在咸陽領兵駐守的是當時的諸君皇太子勇,可見隋王朝對加強關隴防守的重視程度。可見隴右地區是京城西北屏障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重兵扼守為常見之事,同時出土眾多兵符不足為怪。 

  莊浪博物館徵集收藏的隋代虎符,曾多次赴日本和克羅地亞等國展出,聞名遐邇。中國軍事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和平涼市博物館均有借展和收藏,莊浪博物館現在館藏其中4件,屬於國家一級文物,為研究隋代軍事、政治及兵符制度以及莊浪和周邊地區歷史珍貴實物佐證,填補了史料的空白,尤為珍罕。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