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象牙藝術品造假方法
  • 23年8月26日 17:4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象牙雕刻品以其獨特的造型和色澤,贏得眾人的青睞。但由於象牙雕刻材料的名貴稀少,重利者便往往以假充真、以新作舊、舊料新作,收藏者稍不留心就會上當受騙。

以假充真

從材質上鑒別:象牙質地細膩,表面光滑柔和,色白或淡黃,平剖有平行的直線條紋,截斷面有交叉的線紋,表面可以清晰看到縱橫交錯的人字形紋或網狀紋,業內人士把這種象牙所特有的自然花紋稱為"牙紋"。要學會區別真假象牙料,首先要對真的象牙的特徵有一個清楚的瞭解,在分辨時,可把它作為檢驗真偽的標準來進行對比分析。

以假充真是指以其他質地近似而價值較低的材料仿造像牙,比較常見的有:

1。 人造牙。一種化學合成的有機塑料或賽璐珞之類的物質,俗稱"沖牙"。現有技術水平的人造牙製品大多還達不到亂真的地步,其質量較輕,光澤生硬,很容易老化、變黃,特別是人造牙沒有天然那象牙那樣的牙紋,即使是刻意仿製,線條也會比較死板,呈規則的平行線條,無交叉線,與真像牙天然牙紋是不一樣的。另外,人造牙可以不受自然形狀的限制,所以遇到極為粗大、彎曲弧度過分等形制的作品,需要警惕。

2。 虯角。近人趙汝珍《古玩指南》:"象牙之偽者為海馬牙,京市呼為虯角,其價值為三與二之比,但虯角之佳者尚高於劣牙,故偽制並不太多。且象牙牙質細密溫潤,虯角紋粗而糠,極易分別也。"一般認為,虯角就是海象的牙齒,其質不如象牙細緻,有琺琅層覆蓋,截斷面無牙紋,由於原料較象牙短小得多,所以多製成小件的吊墜、煙壺、飾件等,而且常常染色。晚清民國時,除有人用它仿冒象牙外,也有專門經營虯角的店舖,說明其價值確實不低。

3。 獸骨。主要是以骨製品、獸牙、鯨魚牙或其他相仿材料等來仿冒象牙。用骨製品冒充象牙的主要是牛骨、馬骨、駱駝骨等。骨料是人類最早使用的材料之一,早在史前時代,我們的先民已經用獸骨製成原始的生產工具和生活工具,以後又製成精緻的骨雕藝術品。豐富的骨料來源和悠久的骨製品歷史,為以骨料假冒象牙料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獸骨在未經過加工之前,其顏色和光澤與象牙迥然有別。骨的色澤偏灰,色調晦暗,無象牙色澤的那種溫潤之感。所以,造假者往往要先將獸骨經過漂白處理,再磨光上蠟,這樣看上去就色白光滑,貌似象牙了。但是經過漂白磨光的骨雕即使加工處理再好,也總免不了遺留少量的極細微的黑斑點,這是骨質的特質,俗稱"骨眼"。就像金屬澆鑄時留下的細小的"砂眼"一般,做假做得再好,只要在放大鏡下驗看,一定能發現"骨眼"。

以骨雕仿冒的象牙雕,一般在形制上都是些小型雕刻品,雖然牛骨、馬骨和駱駝骨都很大,但是骨頭多為中空,實心部分較少,不足以雕刻形制大些的圓雕作品。有時,也見到一些形體較大的骨雕,都是筒、瓶之類,這是利用骨的中空特點而為之。立體雕必須用實心材料雕作,形態稍微大一些的,骨料就無法雕作了。

與象牙料相比,骨料來源豐富,價格低廉,學習象牙雕刻的新手往往用骨雕作為學習雕刻的代用品,所以骨雕冒充象牙雕,其工藝上也粗糙得多。另外,還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判斷:

1骨質結構不同。在橫斷面上,真像牙具有旋轉引擎紋理線;而動物骨骼呈空心管狀構造,即呈現"哈弗氏系統"的圓形或橢圓形。在縱斷面上,真像牙呈近於平行的波紋線;而動物骨骼則呈現黑點或線,即較粗的暗色條帶。

2折射率不同。真像牙的折射率略低,為1.535,而動物骨骼則介於1.54-1.56之間。

3密度不同。真像牙密度略低,為1.70-1.85g/cm3;而動物骨骼為1.94-2.10g/cm3。

4硬度不同。真像牙稍軟,為2.5;而動物骨骼為2.75。同樣體積的骨與象牙,兩者的重量都不一樣,前者輕,後者重。

經過磨光處理的骨雕,有玻璃般閃亮的光澤,而象牙光澤顯得柔和而溫潤。對骨雕仿冒的象牙雕,受騙上當的多數是一些初涉象牙雕的收藏者。在辨別時,我們只要把握住幾個要點,即象牙的"牙紋",骨雕的"骨眼",還有雕刻品的形態大小、光澤度感覺以及重量等,一定能夠區別骨雕仿冒品。

4。 "植物象牙"外形、顏色似象牙,其實是熱帶森林中生長的低矮棕櫚樹的果實,按產地不同有以下兩種:

1杜姆棕櫚堅果。生長於巴西、秘魯及南美地區,堅果有雞蛋般大小,呈蛋白色或白色,表面粗糙。其硬度、折射率、螢光與象牙相近,但結構不同,橫截面呈蜂巢狀結構;縱截面上則為平行粗直線,線條中還具有細胞結構。在硫酸中浸泡會變成玫瑰色調(象牙不變色),堅果的密度為1.40-1.43g/cm3,比象牙低。堅果的韌性好,可用刀切削,易加工,易染色。

2埃及棕櫚堅果。產於埃及和中非,不如杜姆堅果穩定,隨時間推移可能分解,質地稍軟,橫截面呈密集分佈的繁星狀結構,縱截面呈斷續的波紋線或蠕蟲狀,密度比象牙低。

以新做舊

《古玩指南》中說:"牙以質論,質之佳者即新亦佳,惟作工今不如昔,故牙器仍以舊者為貴。"象牙在自然條件下,經過較長時間保藏,表面會發生老化,由白漸黃,但這種變色往往是不均勻的,還會產生一種細小的裂紋,俗稱"雀絲",年代越久,雀絲越多、越長,殘留的雜質越重,顏色越黑。一般年代越久顏色越深,價值也會越高,故作偽者競相仿之。

具體的方法主要是將新牙放入濃茶水中浸泡煮沸;或浸入松節油,在日光下曝曬一段時間;交替放入烤箱與冰櫃,急熱急凍,產生裂紋;以煙熏方式形成老舊黃色等等。但做舊的新牙沒有包漿,雖然顏色近似,但光澤不足,煙嗆色用酒精等有機溶液一擦即褪,而且做色大多過於均勻,反而不自然,因為自然變色在外壁和手常觸摸的地方會較深,而內壁、底部、接縫等處會稍淺,這也是一般規律,應該留意。

舊料新作

用舊的牙料或牙雕改作市場價值高的作品,需從工藝、風格等方面鑒別時代。如清初雕刻的觀音像,衣紋線條簡練,有明代牙雕的遺風。由於深淺刀法並用,圓渾而挺拔,衣著線條下垂而坦然,給人以沉穩的感覺。近代仿製的觀音像,衣紋線條繁複,立體感不強,刀法也軟弱。據說,民國時一度用猛犸象牙化石製作古代牙雕仿品,但質地與潤澤程度還有一定距離,是舊料新作的極端例子。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