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宋代琉璃舍利塔(共2張圖片)
  • 22年8月20日 10:3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宋代琉璃舍利塔 天水北山出土

  天水市博物館藏有一件宋代琉璃舍利塔,形制為仿木構閣樓式,胎體為紅陶,高79厘米,由底座、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底座底部為倒置喇叭狀足,有6個桃形鏤孔;底座中部束腰,上為六角形鏤空仰蓮,各角上都有圓形依柱,柱額上各有小獸一個,施黃釉。底座中間立塔柱,柱上為多層蓮瓣,以仰蓮瓣直接承托較高的塔身。塔身為仿木構閣樓式建築,四周雕刻門窗、柱額、屋簷以及天神等造型,攢尖頂上有戧脊飛簷出挑,脊端有獸。塔頂上設13層相輪,再上有仰蓮瓣承托黃色寶瓶。通體施翠綠色低溫鉛釉。

  該舍利塔是1979年農民在市區北山杜家坪修梯田時發現,並立即交送天水市文化館。北山距市區1華里,又名皇城,東漢初年為隗囂宮(御史大夫隗囂的宮室)之地,唐宋時闢為壽山寺院,現為農田。在此地出土的宋代琉璃舍利塔,屬瘞藏當年壽山寺高僧舍利之物。1996年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組將其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舍利子原指佛祖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語叫作“馱都”,也叫“設利羅”,譯成中文叫靈骨、身骨、遺身,是人經過火葬後所留下的結晶體。舍利子與一般逝者的骨頭完全不同,形狀千變萬化,有圓形、橢圓形,還有的成蓮花形;顏色有白、黑、綠、紅等。佛塔亦稱浮屠,是佛教的象徵。最早用來供奉和安置舍利、經文和各種法物。在佛教中,除佛祖外,其他有德行修養的高僧圓寂後骨灰也可視為舍利。 

  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西域僧徒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來到洛陽,住鴻臚寺,後改白馬寺。寺中“盛飾佛圖,畫跡甚妙,為四方式。凡宮塔制度,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從一級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謂之浮圖或雲佛圖”。從中可知內地建佛寺之初,是改造衙署為之,並沿用寺(官捨)名,寺中有塔像,成為各地建寺的最早模式。《後漢書·陶謙傳》記載,東漢末年,陶謙使同郡人笮融督廣陵、下邳、彭城運糧,笮融“遂斷三郡委輸,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盤,下為重樓,有堂閣周回,可容三千許人”,可見當時佛塔建築的宏大與華麗。佛塔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的工匠們將印度原有的覆盆式塔造型與中國傳統的樓閣相結合,建造出樓閣式的佛塔。此後隨著歷代的發展,以及不同的地域文化特點,佛塔的形態也有一些變化,但它的基本造型都是由塔基、塔身、塔剎組成。在中國,若論塔的數量及其風格的多樣,可以說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這件琉璃舍利塔的寶瓶、戧脊和神獸為黃色,與塔座、塔身及寶剎翠綠色相映襯,顯得釉彩鮮艷、協調、晶瑩、舒目。塔身造型秀麗、勻稱。其仿木構建築造型和三彩釉色的協調搭配,代表了宋代的高超琉璃工藝製造水平,實為宋代三彩成功之作。 

  編後:甘肅省武山縣樺林鄉高河村亦出土過一件元代琉璃舍利塔。現藏於武山縣博物館,造型已有較大變化。

元代琉璃舍利塔 甘肅省武山縣樺林鄉高河村出土

  本文根據甘肅天水/孟旭輝《天水宋代琉璃舍利塔》一文編輯整理,原文刊載於《收藏》2015年01月刊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