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引經據典書佳聯(1張圖片)
  • 16年12月15日 03:0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翁同龢既為帝師,又系狀元,官至宰相,本身還是清代大名鼎鼎的書法家,因此其墨跡歷來都被“寶之若拱璧”。 

  這是一件行書八言聯(見圖),系較為珍貴的水墨絹本質地,尺寸為113×41厘米。書寫的內容為:即石成基憑林起棟,攜酒登巘舒席平山。上款題曰“允孫世仁兄大人清正”,下聯落署“叔平翁同龢”,鈐蓋有白文“同龢印”和朱文“叔平”兩方名章。 

  翁同龢(1830—1904),清末維新派,字聲甫,號叔平、松禪,別署均齋、瓶笙、瓶廬居士、並眉居士等,別號天放閒人,晚號瓶庵居士,江蘇常熟人,清道光十年四月二十七日(1830年5月19日),出生在北京城內石駙馬大街羅圈胡同寓所。四歲時隨祖母張太夫人及母親許氏由京師回到故鄉常熟。 

  翁同龢自幼稟性好學,通讀四書五經,並以優異成績考入常熟縣學游文書院。道光二十五年(1845)應院試考中秀才。咸豐二年(1852),應順天鄉試中舉人。咸豐六年(1856),殿試一甲一名,考中狀元,授修撰,任實錄館協修。歷刑部、工部、戶部尚書,光緒八年至十年(1882—1884)、二年至二十四年(1894—1898)曾兩度擔任軍機大臣,二十一年(1895)起兼任總理衙門大臣,二十三年(1897),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中法戰爭時,主張抗法,扶植張之洞,反對李鴻章。中日甲午戰爭之際,竭力擁護奮起反擊,嚴斥李鴻章求和,建議光緒皇帝親政,以求變法圖強,是維新派的堅定支持者,向光緒密薦康有為,在皇帝頒發“明定國是”之詔後,翁同龢即被慈禧太后開缺回原籍。戊戌政變後,西太后復訓政,奉朱諭,被革職,永不敘用。光緒三十年(1904)卒於家,享年七十五歲。宣統中始追諡“文恭”。翁同龢有《翁文恭公日記》(今點校出版《翁同龢日記》)《瓶廬詩文稿》等著作行世。 

  翁同龢工詩,間作畫,尤以書法名世。譚延闓、澤闓兄弟曾刻印其法書集冊《春及草廬藏翁氏墨跡》。翁氏早年從習歐、褚、柳、趙,書法崇尚瘦勁;中年轉學顏體,取其渾厚,又兼學蘇軾、米芾,書出新意;晚年得力於北碑,平淡中見精神。 

  翁同龢博采眾長,對唐代顏真卿和北魏碑版潛心揣摩,參以己意,並吸收了劉墉、錢灃、何紹基等人之長,將趙子昂、董其昌的柔和流暢融入其中。他深得顏真卿書法之精髓,寫出了具有自己個性的書法藝術作品,從而形成了翁字的獨特書風,一舉成為晚清極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書法大家。 

  翁同龢乃詩書滿腹之人,引經據典猶如家常便飯。本文介紹的這副佳聯的上句便出自《北齊書》第45卷列傳第三十七:“……即石成基,憑林起棟。蘿生映宇,泉流繞階。月松風草,緣庭綺合;日華雲實,傍沼星羅。簷下流煙,共霄氣而舒捲……” 

  其下聯見諸《北齊書·文苑傳·祖鴻勳》:“一得把臂入林,桂巾垂枝,攜酒登巘,舒席平山,道素志,論舊款,訪丹法,語玄書,斯亦樂矣。” 

  從該聯的文字內容來看,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 

  從運筆及氣韻來看,這副八言聯墨寶當屬翁氏書風巔峰之期的得意之作,敦厚沉穩,點劃到位,信手寫來,一氣呵成。其雖然歷經上百年風雨時光的洗禮,而今依舊散發著濃郁的書卷氣,墨色如新,墨香不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