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地區出土的金銀器賞析(共6張圖片)
  • 16年2月14日 03:2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三角龍形金帶飾

  中國最早的黃金製品是甘肅玉門夏代古墓出土的金耳環,距今已有4000餘年的歷史。金和銀以其獨特的材質美,被人們視為珍寶,成為財富的象徵,歷來被皇家權貴製成精美的器物、飾品。金銀器又因其材料的特殊性,穩定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使之能夠加工改制、花樣翻新。因此,我國古代金銀器傳世的不多,主要來自考古發現,多年來全國各地出土的金銀器達萬餘件。這些出土的金銀器數量大,種類多,年代明確,為收藏和研究古代金銀器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有的成為鑒定金銀器的標準器。但是金銀器不同於青銅器和鐵器,它不易腐蝕,從皮色及氧化程度不容易分辨其年代。所以,金銀器藏品可從其本身的造型及紋飾的特徵來推斷其真偽和年代,還可將這件金銀器與同時代的其他金銀器的造型、紋飾相比較,甚至與同時代青銅器的造型和紋飾等典型特徵進行比較,從而獲得準確的結論。

圖2 獸首形金帶扣

圖3 銀龜鈕印

  近年來,藝術品市場的不斷紅火和國際金銀價格的飆升,使不少古代金銀器價格水漲船高,但與其他藏品(字畫、古玉、青銅器等)相比,金銀器的價格仍處於平穩狀態。隨著收藏界對金銀器收藏價值的逐步重視,金銀器後市的升值空間還很大。而最近接連的大規模古代金銀器藏品展示和拍賣,在市場上也起到較大的引導和啟動作用,掀起古代金銀器的收藏熱潮。因此掌握各時代金銀器的主要特徵(精美的造型、繁複的工藝、優美的紋飾)對廣大藏家掌握老金銀器的辨偽極為重要。現就豫西地區出土的金銀器介紹如下: 

  三角龍形金帶飾(圖1),西周晚期, 高1.65厘米,重93.7克。三稜錐體狀,外折邊且有八個方形小穿孔。器表作兩組單首雙身龍形,頂端為浮雕式,頭上有螺旋形雙角,口旁一對獠牙,卷鼻,吐舌,紋樣間隙鏤空。 

  獸首形金帶扣(圖2),西周晚期,高2厘米,重39.1克。獸首,牛鼻,雙角尖有短梯形豁口,下有獠牙。 

  銀龜鈕印(圖3),西漢,高1.5厘米,重19.4克。方形,龜鈕,印面鑄陽文篆書“尹遂成印”四字。 

  鎏金“開元通寶”(圖4),唐 直徑2.5厘米,重4.32克。“元”字第二筆左挑,背帶月牙紋,通體鎏金。

圖4 鎏金開元通寶

  鎏金“封泉寶”(圖5),唐,直徑2.5厘米,重4.08克。隸書錢文,“乾”字作“”,錢背與錢面四字對應出位四朵陰刻變體蓮瓣紋,通體鎏金。

圖5 鎏金乾封泉寶

  鎏金婆難陀蛇龍王銅像(圖6),唐,高7.6厘米。面目清秀,長髮披肩,項飾串珠,坦胸露腹,雙手持帶弄蛇,下著寬鬆軟褲,赤足站立於蓮花寶座上。

圖6鎏金婆難陀蛇龍王銅像

  鎏金銀鳳釵,唐,通長23.3厘米,重7.5克。銀質,正面鎏金,釵尾飾鳳鳥,山嶽圖案。 

  鎏金銀釵,唐,高29.5厘米,重9.4克。銀質,正面局部鎏金,飾鴻雁、卷雲及蔓草紋。 

  鎏金銀鴛鴦,唐,兩兩相依,共銜花草,鼓翼,長尾,通體鎏金。 

  “四兩一前政”銀碗,唐,高3.8厘米,口徑13.2厘米,重170克。四瓣花口,淺腹,圈足底,足底刻“四兩一前政”楷體文字。碗內底與外壁四瓣上各有一團花卉,外壁圖案鎏金。 

  銀盒,唐,高1.3厘米,重14克。委角長方體。字母口,蓋中部飾交頸鴛鴦一對,周邊飾刻十字花紋,盒體四周飾四朵花卉。 

  銀飾件,唐,高7.5厘米,長14.5厘米,重23克。上圓下方,錘擊成型,局部鎏金,飾鸞鳳、幾何、花卉圖案。 

  金頭飾,宋,長17厘米,重1.1克。呈月牙狀,飾掐絲焊花紋。 

  金荷包,明,直徑4厘米,重10克。半圓形,雙面鎏刻花卉圖案,整體呈荷包狀。 

  金手鏈,明,重54.6克。一副,每隻用18顆稻粒形金珠串連而成。 

  金獅,明,高3厘米,重14克。蹲狀。昂首翹尾,怒目張嘴,左前肢直立,右前肢踏球,項飾鑾鈴,後肢蹲臥,下有一圓餅形底座。 

  金銀器光彩奪目,照耀生輝。但是金銀器一旦污損就使其價值有所降低。金銀器的保養主要是防腐蝕抗氧化,減少酸鹼等對鍍層的損害。由於空氣、食物中含有的硫化氫和硫化物易使銀器變黑,使用後應盡早用溫水加不含氧化物質(如漂白粉、去污粉等化學藥劑加有氧化劑不能使用)的洗劑清洗,洗後用柔軟的棉布擦乾。存放時應用布或紙包好,然後分開存放在乾燥而不含硫與煙氣的地方。 

  長期使用後,如果金銀器表面氧化,可將洗淨的金銀器浸入加有鋁箔的蘇打水中1?3分鐘,然後可用海綿或純棉布塗上光亮劑干擦,好的光亮劑可形成一層透明的保護膜。如器物出現斑點,可先用浸醋的布擦塗,然後清潔擦乾。每次用完後,將金銀器洗淨後晾乾,再用乾布沾少許擦銀粉將有污漬的地方擦拭乾淨。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