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鈞瓷產於河南省禹州市,因禹州建有古鈞台而得名。鈞瓷始燒於唐代,到宋代達到鼎盛,徽宗時期在禹州城內古鈞台附近設立官窯,專門為皇宮燒製御用瓷器,主要品種為各式花盆、鼓釘洗、出戟尊等陳設用瓷,史稱「鈞官窯」,並成為後世所稱的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元代鈞窯生產以日用的盤碗為主,質量較粗糙,沒宋時精細。明朝後期由於犯了神宗皇帝朱翊均的名諱,鈞瓷被勒令停燒。到了清末,神後有盧家開始試驗仿燒鈞瓷,但產量很小。新中國成立後,鈞瓷無論是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特別是90年代後,禹州市成立了鈞瓷研究所,對鈞瓷專業研究生產,還有現在私營企業、個體鈞瓷廠和個人鈞瓷藝術工作室的建立,對鈞瓷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鈞瓷的胎質堅細、厚重,斷面呈重灰色調,外表呈芝麻醬色,叩之聲音清脆悅耳,圓潤動聽;鈞瓷造型古樸端莊、簡練大方;鈞瓷的工藝製作要求嚴格規整,工序繁雜,古來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說。生產過程中若哪道工序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業界有句行話叫做「生在加工,長在成形,死活看燒成」,形象的說明了鈞瓷製作的不易。鈞瓷的成形現在以手工拉坯和模型注漿為主。鈞瓷的燒成目前以氣(液化氣或天然氣)燒為主,個別有用煤燒的。但無論用哪種燃料都能燒出好的藝術品來,因為燒成的原理都是高溫還原燒成。
鈞瓷的最為奇妙之處在於其釉色的變化,以窯變著稱,被世人譽為「火的藝術」。一件產品上五彩輝映,色彩相互滲透,可謂紅中透紫,紫裡藏青,青中泛藍,藍中帶白,白中透紅,實難用語言來形容。常見的鈞瓷釉色有玫瑰紫、葡萄紫、茄皮紫、海棠紅、雞血紅、硃砂紅、天青、天藍、月白、魚肚白、豆綠、鸚哥綠、孔雀綠、雞油黃、米黃、玉黃等。同時鈞瓷的釉面還會出現許多優美的紋路、斑點等,給鈞瓷更增添了一種美感。常見的紋路有蚯蚓走泥紋、兔毫紋、冰裂紋,斑點有魚子粒、珍珠點、星辰滿天、油滴等。在鈞瓷上千變萬化的釉色與紋路、斑點等相互交相輝映而呈現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畫面,有人物、動物、山水、花鳥、傳說故事等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非人工所能控制,故而倍加珍貴,堪稱世間一絕。面對鈞瓷窯變,有人說鈞瓷是一首雅致的詩,有人說鈞瓷是一幅奇異的畫,也有人說鈞瓷是一曲優美的音樂。就是你不懂瓷器,不懂藝術,當你見到鈞瓷時,也會被它那五彩斑斕的窯變釉色所吸引,陶醉其中,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從而喜愛上這神奇的寶瓷。
鈞瓷的造型無論形狀如何,其規格大小可以完全一樣,但鈞釉的窯變卻絕對燒製不出兩件完全相同的效果來,所謂「窯變無對、鈞瓷無雙」就是指此,這也是鈞瓷不同於其他藝術陶瓷的特別之處。所以說,只要你擁有了一件鈞瓷,也就擁有了世界上的唯一。正因為如此,宋元明清各朝,無論是王公貴族、文人墨客,還是巨商富賈,都對鈞瓷情有獨鍾,倍加珍愛。民間自古流傳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件」、「黃金有價鈞無價」、「雅堂無鈞瓷,不可自誇富」的說法。到了現代,鈞瓷更成為大眾追逐收藏的對象,已由「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普通民眾也以能擁有一件鈞瓷為榮。
鑒賞一件鈞瓷的優劣,一看釉色,二看造型,三看工藝。看釉色:鈞瓷的釉質要厚潤、透活,釉色的變化要豐富多彩,釉面或有紋路、斑點的生成,或形成有自然圖畫。如出現罕見的紋路、斑點和形成意境圖畫,則為上等鈞瓷釉色。但一件鈞瓷的意境變化在一定程度上還需要去鑒賞、發現、挖掘,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這件鈞瓷的藝術價值。看造型:鈞瓷造型千姿百態、品種繁多,主要為陳設品和收藏品。鈞瓷屬於釉裝飾,故造型應以簡樸洗練為佳,過於繁瑣時喧賓奪主,不利於表現鈞瓷奇妙的釉色變化。大多鈞瓷造型有吉祥寓意,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如「連年月餘」造型,瓶口為蓮蓬狀,瓶耳為魚形,蓮諧音「連」,魚諧音「余」,故有此名。中國古代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在鈞瓷造型上都有所反映。而鈞釉的變化似乎與道家關係最為緊密,這就是「道法自然」,以自然窯變為上。看工藝:鈞瓷製作規整,工藝精細,無有大的瑕疵,整個器物要完美無缺。需要指出的是有的釉層中有很小的細微氣泡,這是釉分相乳濁的原因,為鈞釉的特徵之一,不能算是缺陷。有此滾釉形成的釉面效果很美,反而提高了其藝術性,應列為奇品對待。綜上所述,釉、型、工俱佳的鈞瓷,就是上等的好鈞瓷。
影響鈞瓷價格的因素,除了上面提及的幾點外,還有製作方法:
何時製作、何人製作、作品的大小等。一般而言,手工拉坯製作的比模型注漿的價值高。因為拉坯是純手工製作,屬單件作品。另外手拉坯作品的神韻比注漿的感覺要好,更利於鈞瓷釉色的表現。同樣條件下,鈞瓷製作時期早的比晚的價值要高,這屬時代性問題,其作品風格常帶有時代烙印,製作工藝代表著當時的技藝水平。老藝人、工藝美術大師、著名藝術家等人親手製作的鈞瓷作品要比一般匠人、技術工人製作的價值高。因為這些人一般都有自己的絕活,技藝精湛全面,藝術水平高,其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個性,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間,作品的規格,一般大的比小的價值要高些,但窯變效果好的小件,比窯變一般的大件價值高,故不能單以大小論價,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總之鈞瓷價格的因素要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