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遺址展出的幾件動物陶俑(共4張圖片)
  • 24年8月24日 09:3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陶馬

  西漢昆明池遺址,位於西安城西的灃水、潏水之間的斗門鎮。西漢元狩四年,漢武帝引豐水而築成昆明池,周圍四十里,原是練習水戰之用,後來成了泛舟遊玩的場所。《三輔舊事》中記載著昆明池,說它有三百三十二頃,池中有戈船數十艘,樓船一百艘,船上立戈矛,四角皆幡旄(mao)葆麾。《三輔舊圖》中提到上林苑中的昆明池,周圍四十里。《西京賦》上說“漢武帝鑿昆明池,極深,悉是灰墨,無復土。舉朝不解。以問東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試問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難以移問。至後漢明帝時,西域道人入來洛陽,時有憶方朔言者,乃試以武帝時灰墨問之。道人云:“經云:‘天地大劫將盡,則劫燒。’此劫燒之餘也。”就是說漢武帝開池的時候得到了黑土,問東方朔,東方朔答覆說西域的胡人知道這是什麼,於是詢問胡人,胡人回答說這個黑土是劫燒後的余灰。

圖2 陶雞

圖3 陶豬

圖4 陶熊

  如今到昆明池遺址參觀,擺放展出不少陶制動物俑,十分引人注目。 

  漢代陶馬(圖1),1981年出土於陝西咸陽市漢陽陵漢墓。陶馬長54、寬16、殘高37厘米(四肢遺失),粗砂紅陶,范制。鼻大、耳尖、頸長、膀圓,馬張口吐舌、翼鼻,背有鞍(遺失),呈站立狀(下部四肢遺失)。優美造型將可長途奔襲、可遠程馱負,兼具西域寶馬和蜀地良馬之優良秉賦表現得淋漓盡致。 

  漢代陶公雞(圖2),高約38厘米。公雞是“五德之禽”: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它是民俗中的神物:雞王鎮宅、祠鬼神皆以雄雞……古老的自然崇拜中,雞具有無上的神力和辟邪致吉的功能,從而通過祭祀、禳祝、釁禮作用於民眾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它是禮樂制度的一羽:“巽為雞,亦為號令。”樹金雞於長竿,成為頒布赦詔時的儀仗、帝王發號施令的象徵。古今有大量關於雞的風俗存在,漢代甚至發展為國家認可的“雞卜”,也就是用雞的骨頭來占卜。如今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出生、婚姻、喪葬等重要的人生儀式上仍有雞俗出現。 

  漢代陶豬(圖3),出土於咸陽市漢陽陵帝陵外藏坑,身長56、背寬20.2、高29厘米。身體圓潤,腹部滾圓,四肢較短。漢代陶豬等禽家畜是當時常見的一類隨葬明器。 

  從以上三件陶俑,可以看出兩漢時期的畜牧業已有很大發展,尤其豬、雞等應是漢代養殖業中首選的禽畜。這些禽畜不僅給當時人類提供豐盛的肉食品,而且也給人們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漢代養殖業發展的歷史。 

  展品中的一件西漢陶熊(圖4),憨態可掬給人印象深刻。這件西漢陶熊1976年在陝西興平西吳鄉北村出土,採用了“因勢象形”的抽像技法,簡括、傳神地表現了具有生命力的陶熊藝術形象,帶有濃郁的漢代雕塑藝術特點。這件雕塑高16.7、寬10.1厘米,呈蹲坐直身姿態的陶熊,脖與前肢腋間飾繩索,可能是主人馴養的寵物,軀幹中空,應屬於隨葬的明器。其整體造型簡潔,細部少有表現,憨厚的神態為刻畫重點,風格頗為樸實。尤其是它那張開的大嘴,像是一輩子沒有吃飽似的,特別令人忍俊不止。且其氣勢粗樸雄渾,肢體、身軀渾然一體,細部略加刻畫就現出形象的本質特徵。同時陶熊未作一般的張牙舞爪之態,表現手法亦為象徵主義,其刀法卻單純洗練無華,且熊的形象顯得非常的沉穩有力。熊作為古代造型文物的主題,而廣受人們的喜愛,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它為瑞祥之獸。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