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困」「草」之象形(共26張圖片)
  • 23年9月22日 09:2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山”字雙耳罐

  “山”字雙耳罐(圖1):罐子肩部有兩圈泥條紋飾,其下一圈波浪紋,可看作是連綿起伏的大山,兩耳(圖2)處各有一個“乂”字。

圖2 “山”字雙耳罐耳部“乂”字紋

圖3 “山”字紋雙耳罐

圖4 “山”字紋紅陶雙耳罐

圖5 “山”字紋雙耳罐

圖6 “山”字紋馬場彩陶瓶

圖7 “山”字彩陶殘片

圖8 “木”字陶璧一面

圖9 “木”字陶璧另一面

圖10 “木”字灰陶璧一面

圖11 “木”字灰陶璧另一面

圖12 “困”字陶璧

圖13 “草”字陶璧

圖15 “草”“木”字陶璧另一面

圖14 “草”“木”字陶璧一面

  “山”字紋雙耳罐(圖3):“山”字紋繞罐子一周,用泥條粘貼。這種寫法可能還處於象形文字階段,但總的形體是“山”的神韻。 

  “山”字紋紅陶雙耳罐(圖4):在罐子的肩部,用泥條粘貼一圈“山”字紋,做工精細,口沿處也有紋飾。這種紋飾基本都一樣,頸部一道或兩道圓圈,大概是天空,天底下是連綿起伏的大山。 

  “山”字紋雙耳罐(圖5):肩部飾一圈起伏不斷的大山。大山是古人最為熟悉的,因此在陶器上面,“山”字、“山”字紋飾極為常見。 

  “山”字紋馬場彩陶瓶(圖6):在齊家文化、新店文化、菜園文化,以及馬家窯文化半山、馬場類型的彩陶上面,文字符號很多,這說明越往後文字符號越多,越往前越少。馬家窯文化、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陶器上面的文字符號就少得多。彩陶和素陶相比,彩陶上面的文字符號就多,而素陶上的文字符號特別少。這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生活的需要,隨著文字創造漸趨成熟,所創造的文字越來越多。 

  “山”字彩陶殘片(圖7):這是一件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殘片, 罐內底部書一“山”字。“山”字在素陶上還基本是個山的形狀,大多為三角形, 在甲骨文中是個“土”字。這個“山”字和今天的“山”字基本一樣。 

  “木”字陶璧(圖8):這個字是由管狀筆壓出的紋飾組成的“木”字,筆畫由豎、撇、捺構成,很規整,而且每一筆都是由六個圓圈組成的。豎畫表示樹的主桿,撇、捺表示樹枝。畫一棵樹很複雜,古人只寫一豎,去掉了眾多枝葉,只留主桿和兩個枝條,抓住了樹的主要特徵,創造出了“木”字,簡潔傳神。而今天的“木”字多了一橫,畫蛇添足,沒有原始的好看、易懂。“木”字由板木筆壓制而成,豎畫不太直,可能是寫的時候沒有掌握好,撇、捺基本規正(圖9)。 

  “木”字灰陶璧(圖10):兩面都有文字,豎、撇、捺筆畫由兩條和三條陰刻線組成。另一面(圖11)少了一筆,不知是另外一個字,還是古人偷懶了,暫且還是看作“木”字吧。 

  “困”字陶璧(圖12):原始人的“木”字和今天的“木”字相比,少了一橫,但和甲骨文、金文的寫法完全一樣。原始人畫一個圓,把樹林圈起來,困於其中,使樹木失去了自由,“困”字就這樣被創造出來了。這個“困”字,整體來看,是象形文字。去粗取精,刪去枝葉,留下枝條,通過對形象的提煉,創造出了這個字。 

  文字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不是無中生有的,不是臆造出來的,而是在勞動中,通過觀察與思考,受到啟發,創造出了一個個文字,所以說勞動產生了文字。 

  “草”字陶璧(圖13):一面有五個“草”字。在五六千年之前,甚至更早的時期,古人創造出的這個“草”字,和甲骨文的寫法一模一樣。不同之處是有的字是雙筆,這可能是為了增加美感,樣子也很像小草。古人居於草木茂盛之處,花草樹木是他們最為熟悉的。每天看,一生都在看,最終,看出了花草樹木的魂,抓住了“草”字的神,一個主桿,兩片葉子,“草”字就創造出來了,既簡單又傳神,像根小草。現在的“草”字倒弄巧成拙,失去了原始的美感和形象。原始人創造的這個“草”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沒有一點變化。另一面為素面。 

  五個文字,有樹的魂,有文字的神韻,佈局均勻規範,筆法犀利、乾淨、利落。閒來欣賞把玩,享受也。 

  “草”“木”字陶璧(圖14、15):“木”字和甲骨文的“木”字稍有不同,但和“草”字連起來,就可看作“木”字了。樹林裡有小草,草木茂盛。這兩個字在彩陶、素陶、石器上都多次出現,從馬家窯到半山、馬場、齊家、菜園等文化中都出現過。仔細觀察,古人可能是左手拿著陶胎,右手用大拇指甲一點一點掐出的“木”字,疏密有致。這也是個細活,稍不慎就會把泥胎捏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