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態的宋元龍泉窯塑像(共7張圖片)
  • 21年8月21日 10:3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千姿百態的宋元龍泉窯塑像

圖1 北宋 政和五年龍泉青瓷菩薩坐像 高24厘米 溫州市郊梧埏北宋白象塔出土

浙江龍泉地區林木茂密,瓷土資源豐富,且位於甌江發源地,為制瓷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燃料,還為產品銷售提供了發達的水路運輸條件。該窯主要集中在浙南甌江上游兩岸,窯場眾多,產品沿甌江順流而下,

運到麗水、溫州、寧波,再遠銷至海內外,連續燒造時間長達1500年之久,是我國陶瓷史上燒製時間最長、窯址分佈最廣、生產規模最大、外銷地域最遠的青瓷窯場。

北宋早期龍泉金村窯產品刻劃花紋流暢工整,立體感強,與越窯風格相近,圈足內以石英土加瓷石墊白色墊條燒製。北宋中期以後,出現五管瓶、龍虎瓶、帶蓋盤口瓶等特色產品。此時金村開始效仿耀州窯紋飾,圈足內以泥質墊餅燒製,產品相對粗糙。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窯口主要在金村,大窯也開始燒造。出現了立體大蓮瓣紋的特色產品,器形厚重規整,體量明顯變小,釉色轉為青黃色,以碗、盤、壺、杯、粉盒等生活用瓷為主,也有仿青銅禮器造型。

人物塑像只發現龍泉大窯和溪口燒造,而金村未見。宋元時期,大窯燒製的塑像常見佛像、八仙和各類神像等,溪口燒製一些體形較小的把玩人物塑像,數量極少。現藏溫州博物館的北宋龍泉青瓷菩薩坐像(圖1),通高24厘米,1965年出土於溫州市郊梧埏白象塔。該塔建於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因嚴重傾斜被文物部門拆除。坐像週身施青釉,釉層勻稱,釉色青黃,玻質感強,胎質灰白,「硃砂底」。菩薩頭戴花冠,額有白毫,面如滿月,雙頰豐盈,雙目微睜,凝視前方,神態安詳。寶繒下垂及肩,頸、胸處掛飾瓔珞、寶珠。上身袒露,腹束結帶,臂、腕戴釧。左腿盤曲,右腿屈膝,跣足,半趺式坐於束腰須彌座上。一隻祥鳥佇立菩薩右腳趾前。塑像造型優雅,肌體豐腴,雍容華貴,有唐代遺風,又透出北宋佛教世俗化的審美意趣。此時龍泉窯已取代越窯地位,據《景德鎮陶錄》:「麗水窯:亦宋所燒。即處州麗水縣,亦曰處窯。」又說:「處窯:浙之處州府,自明初移章龍泉窯,於此燒造至今,遂呼處器。」

宋室南遷後,全國政治、經濟重心南移,江南人口激增,浙江、蘇南地區各類手工業迅速發展,商業繁榮。南宋政府為解決財政問題,大力提倡對外貿易,龍泉青瓷因此大量外銷。偏安一隅的安定局勢和繁榮的經濟助長了上層社會的奢靡之風。南宋早期,那種厚胎薄釉、單面刻劃花、風格樸素的青瓷已無法滿足皇室需求,他們開始追求黑胎厚釉的開片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這些產品的釉色將玉質感推向極致。在皇室支持下,龍泉大窯等窯場在胎釉配方、上釉技法、造型裝飾、裝窯燒造等環節均取得重大技術突破,還出現了素燒工藝。釉料以濃稠的石灰鹼釉替代淡薄的重石灰釉,釉色具有瑩潤如堆脂的玉質感。胎體輕薄,因釉面採用多次施釉、多次燒製的工藝技法,刻劃紋飾不易在厚釉下顯露出來,故改用模印、貼塑等裝飾。黑胎厚釉哥瓷只在龍泉大窯、溪口等少數窯場生產,其器形、紋飾和胎釉特徵均與杭州官窯相近。胎薄如紙,釉厚如玉,釉面佈滿開片,紫口鐵足,胎色灰黑,有些採用裹足滿釉的支釘墊燒工藝。以瓷石和紫金土二元配方為坯,其胎質比杭州官窯堅密,釉中玻璃質更多,釉層也較透明。以琮式瓶、雙龍耳簋式爐等仿上古青銅禮器為多,它們是龍泉窯為南宋皇室生產的祭祀用瓷。

千姿百態的宋元龍泉窯塑像

圖2. 南宋 龍泉窯何仙姑像 高17.1厘米 浙江省博物館藏 3. 南宋 龍泉青瓷韓湘子坐像 高18厘米 浙江省博物館藏

南宋晚期塑像的開臉比元代精細,此時窯溫控制技術高超,所以表現肌膚部位時大膽採用澀胎工藝,施用的護胎釉很薄,使肌膚顏色呈現出淺淡的自然質感。而元代的窯溫控制技術衰退,塑像在表現肌膚等露胎部位只能施很厚的護胎釉,致使塑像面部、胸部等裸露處呈紅色或深紅色。塑像釉面開片的產品有一件南宋龍泉窯何仙姑坐像(圖2),高17.1厘米,1960年龍泉大窯亭後山窯址出土,現藏浙江省博物館。何仙姑坐於山石座上,兩根長辮盤在腦後,面容慈祥,雙目平視前方,左手持一支荷放在右肩,右手扶膝,交腳垂地,神態悠然。該像頭、手、腳部澀胎無釉,呈赭石紅色。餘部施青釉,釉面開片。

白胎厚釉青瓷胎土也使用瓷石和紫金土二元配方,但紫金土用量較少,胎色白中泛灰,產品無釉處呈朱紅色。雖然亦採用石灰鹼釉多次上釉、多次素燒技法,但釉中鋁、鈣含量比哥窯青瓷低,因胎、釉膨脹係數接近,所以多數產品釉層無開片,胎質白細,底足及露胎處呈「硃砂底」。在白胎映襯下釉色青翠柔潤,以雨過天晴、淡青湖水般的粉青和嬌翠欲滴的梅子青為極品,翠青、豆青色次之,其他釉色更次之,泛黃、泛灰者為下品。上品薄胎厚釉,富於玉質感,採用刻劃、模印和貼塑裝飾,紋飾清晰。胎體以竹刀刻劃出靈動流暢的花卉、行雲、游魚、蘆雁、嬰戲等紋飾,又有蓖紋、水波、花葉等輔紋,施釉後刻劃處形成深翠色積釉。

千姿百態的宋元龍泉窯塑像

圖3 南宋 龍泉青瓷韓湘子坐像 高18厘米 浙江省博物館藏

不開片的塑像產品有南宋龍泉青瓷韓湘子坐像(圖3),高18厘米,與前者同為1960年龍泉大窯亭後山窯址出土,現藏浙江省博物館。該塑像通高18.4厘米,韓湘子端坐山石座上,頭戴方巾,身著博袖寬袍,腰繫束帶。頭巾和衣袍施青釉,面部、雙腳及台座澀胎。同時出土的還有一件鍾離權塑像,釉面也不開片。南宋晚期,龍泉窯逐漸發展成為以大窯為中心產區,輻射鄰近慶元、雲和、景寧、麗水、遂昌、松陽、縉雲、武義、青田、永嘉、文成、泰順以及福建浦城、松溪等地的規模龐大的窯場。器型常見蓮瓣紋盤、碗、罐,動物紋鳳耳瓶、魚耳瓶、雙螭耳瓶、雙魚盤、雙魚洗、雲龍盤,花果紋荷花碗、荷葉蓋罐,還有觚式瓶、琮式瓶、鬲爐、鼎爐、貫耳瓶、執壺、文具、粉盒等,此時人物塑像少見。

元代蒙古貴族建立了地跨歐、亞的龐大帝國,從而促進了各民族之間更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元朝政府重視對外貿易,龍泉青瓷作為一種重要商品大量外銷。1976年在韓國新安海底發現一艘元代沉船,共打撈各類文物22000多件,其中龍泉青瓷約占三分之一,可見當時的外銷規模。元代龍泉窯工藝技法總體來看不及南宋,但產量卻高,目前已發現窯址300餘處,且分佈很廣。為適應蒙古貴族和外銷國家的生活習慣,此時只生產白胎青瓷,且器形較大,採用刻、劃、印、點彩、鏤雕、堆貼、模印、澀胎等裝飾技法,紋飾佈局疏朗,刻劃自然流暢。產品胎體厚重,胎質粗糙。改為一次上釉,釉層明顯變薄。因胎體含鐵量降低,釉中鉀、鈉含量增加,故釉面比北宋和南宋前期產品厚潤光亮。

千姿百態的宋元龍泉窯塑像

圖4 元 龍泉青釉釋迦牟尼佛坐像 通高25.4厘米 1966年北京昌平區出土 首都博物館藏

元代燒製塑像工藝技法走向成熟,數量顯著增多。1966年,北京昌平區出土一件元龍泉青釉釋迦牟尼佛坐像和一件騎犼觀音菩薩坐像。釋迦牟尼佛坐像(圖4),通高25.4厘米,現藏首都博物館。佛像胎體厚重,釉色青中泛綠。頭頂肉髻,法相莊嚴,大耳垂肩,身穿長衫,袒胸。上披雙領下垂式袈裟,下著僧裙,胸前飾表示吉祥的「卍」字。結跏趺坐於蓮花台座上,雙手結禪定印。肉髻、衣飾、台座施青釉,臉、胸及手等處施厚重護胎釉,裸露部分褚褐色。蓮花座下承以束腰六稜基座,基座上層的6個稜面印花卉,束腰處飾卷草紋,下為垂雲紋。

元代龍泉窯燒製的觀音菩薩像造型多樣,其共同點是菩薩的臉、胸、手等肌膚裸露處均澀胎無釉,呈赭紅色;花冠、衣飾、台座、坐騎犼等均施青釉。如與前者同時出土的騎犼觀音菩薩坐像(圖5),通高24厘米,現藏首都博物館。菩薩頭戴花冠,法相端莊,雙目微閉。上披雙領下垂式袈裟,下穿串珠紋紗裙,胸部袒露,胸前飾瓔珞,高雅華貴。結跏趺坐於仰蓮花座上,雙手結禪定印,座前有3條連珠垂飾。

千姿百態的宋元龍泉窯塑像

圖5

千姿百態的宋元龍泉窯塑像

圖6

元代觀音塑像中還有一種帶龕造型,天津博物館藏帶龕水月觀音坐像(圖6),高45厘米、寬26厘米、厚11.5厘米。拱形龕,龕頂一輪圓月,龕楣貼塑祥雲,龕內分為三層,觀音結跏趺坐於蓮台座上,頭戴寶冠,面容慈祥。上披雙領下垂式袈裟,下著串珠紋裙,後有背光。袒胸,胸前佩瓔珞,衣紋簡練。第二層左右側為善才童子和龍女,手捧貢品立於龕柱兩側,下層左右兩側各立一供養人。龕前浮雕一束蓮花,底層中央浮雕浪濤海水。此塑像胎體厚重,工藝精湛繁縟,美中不足的是釉色青灰。

千姿百態的宋元龍泉窯塑像

圖7

現藏浙江省博物館的元龍泉窯道士像(圖7)高30.8厘米。道士包頭束髮,面目清秀,手執羽扇,博袖寬袍,衣袖垂膝,著如意紋翹頭鞋,右腿搭於左膝端坐石台上。頭巾、大衣均施青釉,有開片,塑像面部、額下、左衽內衣、翹頭鞋、扇子、仙鶴、台座均施厚重護胎釉,呈暗赭紅色。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