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金桂飄香的九月二十六日,位於上海浦東的御承堂博物館開館了,其中一隻高一米的康熙青花萬壽字大罐最引人注目:不光是它那高大魁偉的器型和油潤的包漿令人讚歎,主要是那通體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個不同的篆書壽字讓人驚詫不已!查閱清宮檔案,康熙四十四年,任郎廷極為景德鎮御窯廠的督御官。他生性機警敏捷,擅長創新,常會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故深得皇上賞識。他從康熙四十四年任督窯官至康熙五十一年止,在短短的七年時間中,創燒出了瓷壇奇葩——郎窯紅。它取法於宣紅,但又更勝宣紅,被古陶瓷界譽為「脫口垂足郎不流」的珍貴名品,是康熙朝後歷代藏家競相爭藏的稀有品種,也有「若要窮,燒郎紅」的傳言,說明它的珍貴。
今天要說的不是郎窯紅,而是這只全世界至今唯一發現的恢宏的通體九千九百九十九個篆書壽字的魁偉大罐。每一個壽字的書寫都不一樣。試想,單單要將一個壽字化成九千九百九十九個不一樣的篆字,不知要花費多少心思?變化完成後,找人書寫,即使再優秀的書家,面對這些生疏的新字結構,稍一不慎,也會寫錯,而鈷料又有深入胎骨的特性,一筆寫錯就無法擦去或修改,只有再換另一個胎體重新書寫,別說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就是用現代的書寫工具鋼筆抄寫九千九百九十九個漢字,要一字不錯也屬不易。用柔軟的毛筆書寫,又要寫得一行一行那麼直,不但字與字的行直,而且行與行之間的留白也那麼直,真是非鬼斧神工而莫為。
即使全部九千九百九十九個篆書全寫完,經檢查一字一劃未出差錯,送進窯爐中還有個不以人的意志為左右的偶然因素,因此,它的成功是人工和天意的兩相結合,缺一不可。據說,郎廷極自進景德鎮的那一刻起,就開始醞釀燒製這一大罐。他要為康熙六十大壽時獻上「天下第一壽禮」,以博皇上的歡心。整整七年,幾乎耗盡了他的晚年心血,終於燒製成功了這一大罐。送到宮中的那一年正是康熙五十九歲。中國歷來有做九不做十的風俗,康熙內心自然異常興奮,但他面對罐體上密密麻麻的壽字又覺得不可思議?一,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字中的每一個篆字都不一樣,不可想像。二,九千九百九十九個篆書壽字正好通體排滿,難道會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又難以想像。好奇性驅使下,下旨命五位手巧心細的官員,分頭點數,足足數了七天,但最後得出的結果無二人是一樣的,一個說是一萬零二個,一個說是九千九百九十八個,也有說是一萬零一個的……皇帝犯難了,最後還是責問郎廷極,究竟是多少?怎麼數才能沒差錯?郎叩首奏道「陛下要一字不差地數清這罐上的壽字,只有一法,即邊數邊用容易擦去的丹筆作記號,數一個點去一個,這樣才不會有差錯。」皇上立即命下官如法炮製,果然連數三遍,均得出同一結果: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壽字。結果有了,皇上心中不免有些遺憾,既然祝我萬壽無疆,為什麼不再多書一個壽字?難道真的到了連再多書一字的餘地都沒有了嗎?天子說話是從來不用顧忌的,就直截了當地將此意責問郎廷極。郎伏地胸有成竹地奏道:「皇帝陛下本身是個壽星,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壽字,加上皇上一壽星,不是正好為萬壽了嗎?」康熙大帝聞說,龍顏大悅——這就是萬壽大罐的由來。
據查,郎廷圾當時共燒製了一對,現一隻由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當時國民黨退守台灣前,聘專家組挑選運台藏品時,因為器型太大,有人提出如果少運這一件可多運上百件小巧的精品,此意見被採納後才倖存下來,另一件存放圓明園的那件終於回到了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