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瓷器作為中國古代一種傳統的器物,因其獨有的特性而成為收藏界的寵兒。但是,在古代,官窯瓷器是只供宮廷使用的。那麼為什麼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官窯瓷器卻多是民間發現的呢?這就涉及到瓷器發現源流和歷史了,下面將為您一一講解。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任何產業的發展過程,都不會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瓷器業也同樣是這樣。因為中國古代的瓷器一直以來隨著歷史發展,工藝精進有加,質量與產量都有提升。也正是因為產量提高了,原本珍貴稀少,專供皇室的瓷器,便隨著改朝換代,逐漸在民間開始出現。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瓷器從御用到民用的一個轉變,體現的正是瓷器業幾千年的發展與繁榮的歷史。
不過總的來說,宮庭設立的窯場,無論是人工還是財力,都非普通窯口可比。最早開始設立官窯,可以追溯到唐代。因為唐代的繁盛,瓷器製造業也大規模發展,比如河北的邢窯白瓷,天青月明,瓷器有明淨通透之感,是白瓷中的翹楚。同時南方也有浙江的越窯青瓷,青翠如玉,清涼嫵媚,也是青瓷中難得的,總體就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這是最早的官窯瓷器。
唐代之後,歷朝歷代都有了官窯。比如宋「汝窯」,開封「官窯」,河北「定窯」,以及名聲在外的「哥窯」,「鈞窯」等等。都曾經出過極多的優質瓷器,在拍賣價格上居高不下。甚至於到了明清兩朝,把官窯設立於後來名聲赫赫的景德鎮,專為宮庭燒造瓷器。景德鎮所出瓷器,設計優美,工藝一流,燒造技術先進,所以所出瓷器頗受好評。甚至在清代燒造琺琅彩與粉彩時,都必須從景德鎮挑選上好的白瓷胎入京,二次燒造,可見官窯實力。
而民間所藏的官窯瓷器一般都來自何處呢?怎樣的來源渠道是靠譜的?一般來說,一代官窯在沒落之際,出於節約成本的考慮,除了御用專供的瓷器,一部分有瑕疵的瓷器,就會被賣掉;同時進貢進宮的的瓷器,也有一部分會被皇帝賞賜給王侯功臣,朝代更迭,自然流落民間。更何況在戰亂時期,有大量的官窯瓷器流落民間。基於這些原因,原本古代官窯瓷器只有宮廷能用,後來就常在民間被發現了。
古代官窯瓷器精品圖片及價格參考:
1:清乾隆松石綠地粉彩描金折枝四季花卉蓋罐(一對),尺寸:高41厘米,估價:RMB 12,000,000 ~ 20,000,000,成交價: RMB 20,125,000 ,成交時間:2015-06-06,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乾隆年制款。此件蓋罐一對,於乾隆官窯之中堪稱別緻,其形尊貴秀挺,裝飾雍容華麗,口沿於蓋沿均描金,通體施松石綠釉為地,腹部與罐蓋通繪輪廓描金粉彩四季花卉紋飾,花卉包括山茶、梅花、水仙、天竺、木蘭花、秋海棠、繡球花、菊花、剪秋、梔子花、蜀葵、荷花、月季、梨花、雞冠花等等,其所繪花卉造型準確,逼真生動,可與自然界百花一一對應。繪手非同尋常,與一般工匠繪製西番蓮、寶相花等規矩裝飾圖案不同,應由受郎世寧等傳教士畫家、或畫琺琅的宮廷繪畫高手提供畫稿,再於御窯場精細燒製完成的。底部施松石綠釉,中央以礬紅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年號篆款,工致端莊。其繪畫細緻工整,工藝精湛絕倫,松石綠釉勻淨厚潤,金彩璀璨輝煌,諸彩絢麗濃妍。本品摹仿掐絲琺琅主要體現在色彩和紋飾方面,以松石綠釉摹仿銅胎掐絲琺琅之色地,以金彩勾勒替換掐絲,紅黃綠三彩質感硬朗深沉尤見掐絲琺琅之本色。而粉彩暈染,層次豐富,過渡柔和,予花卉之神韻質感。
有的圓狀光點裝飾。綜上,本品以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必為世人所珍愛。成雙成對,紋飾對稱鏡像,極富乾隆皇帝所追求的喜慶吉祥風格和趣味。
2:元青花龍鳳花卉紋獸耳罐,尺寸:高38厘米,估價:RMB 13,000,000 ~ 20,000,000,成交價: RMB 18,975,000 ,成交時間:2015-11-28,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5秋季拍賣會。
本件青花罐為洗口,溜肩,下收斂,造型穩重大氣。肩部裝飾雙獅耳,左右對稱,獅口大張,極具立體感。通身上下六層紋飾,本品器身從上自下有回紋,卷草紋,纏枝花卉紋,鳳穿牡丹紋,趕珠雲龍紋和蓮瓣紋,雖然構圖繁複,但層次分明,繁而不亂,觀之賞心悅目。包羅元代瓷器典型紋飾,如纏枝牡丹,游龍,蓮瓣,鳳凰紋等,其設計配搭獨特,獨樹一格,不見他例。罐上二龍身軀修長,突睛翹鼻,目光炯炯有神,筆觸繼而由剛轉柔,描繪鳳凰於牡丹花間飛舞之姿,為構圖增添一份祥和氣息。此罐青花髮色深而藍,濃重之處帶有黑色結晶斑點,淺淡之處暈散自然。胎體厚重,器底露胎,明顯留有制胎時螺旋紋痕跡。通身內外施釉,釉色白中帶青,積釉處呈現鴨蛋清色澤,是典型的元代景德鎮瓷器特徵。縱觀全器,口部雖有缺釉之瑕疵,然不掩其蒙元盛世所特有的雄健之風。
3:清乾隆青花八吉祥紋雙螭耳抱月瓶,尺寸:高49厘米,估價:HKD 3,000,000 ~ 5,000,000,成交價: HKD 18,580,000 ,成交時間:2010-12-01,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0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六字篆書款瓶。直口,短頸,頸、肩相交處飾對稱螭龍耳,扁圓腹,圈足外撇。通體青花紋飾,口沿下及瓶腹邊沿繪回紋一周,頸、足牆飾靈芝紋。腹兩面中心凸起,上飾團狀靈芝紋;外環繪八瓣蓮瓣形開光,開光內分別繪法輪,法螺,寶傘,華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八吉祥圖案。底書「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
此瓶圓若滿月,故稱「抱月瓶」或「寶月瓶」。其胎體潔白,青花髮色亮麗,造型古樸端莊,充分表現了乾隆帝好雅慕古之文化內涵。八吉祥,又稱佛教八寶,由西藏喇嘛教流入中原,是佛家常用象徵吉祥的八件器物,為典型的含有宗教意義的瓷器裝飾圖案,也是乾隆帝喜愛的紋飾,由此表現了乾隆皇帝熱衷於藏傳佛教,滿清皇族與蒙藏權貴禮尚往來,和睦相處的歷史見證。
4:明嘉靖青花群仙祝壽大葫蘆瓶,尺寸:高56厘米,估價:RMB 16,000,000 ~ 20,000,000,成交價: RMB 18,400,000 ,成交時間:2019-06-05,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9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明嘉靖年制」款。
5:清雍正青花折枝花果紋如意耳扁壺,尺寸:28.9厘米,估價:HKD 15,000,000 ~ 20,000,000,成交價: HKD 18,080,000 ,成交時間:2016-10-05,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6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雍正年制》款。
6:清乾隆青花山茶花紋太平有象瓶,尺寸:高27厘米,估價:RMB 12,000,000 ~ 18,000,000,成交價: RMB 16,240,000 ,成交時間:2010-11-20,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0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乾隆本朝。
本品器型雋秀別緻,化裁於觀音尊,頸部細長,貼飾象首為耳,寓太平有象之意。檢閱公私收藏數據,乾隆一朝未見有相同之器,本品設色淡雅,應為乾隆後期御窯仿成化風格的珍稀佳作,因而在裝飾風格和表現技法方面均有別於傳統面貌,展現後期官窯的新姿采。
本品整體構圖,疏密相宜,氣息清新,青花淡雅鮮亮,繪畫尤稱獨特,全器紋飾自口沿而下,細分七層,其中頸之下部茶花葉取代常見的蕉葉紋豎列裝飾,茶花苞蕾穿綴肩部一周,分隔頸腹上下空間,極為特殊,應是配合主題紋飾—纏枝茶花圖案進行的創新設計。所繪纏枝茶花,風姿綽約,或妍放盛開,或含苞吐萼,花瓣以線描手法繪就,邊沿留白更突顯花朵之三維效果。花葉深淺相間,展示陰陽反側之姿,更能映襯出畫面的層次感,可謂匠心獨具。陽面葉脈留白,新穎別緻,如此技法始見明萬曆後期的民窯青花瓷器,具體做法是在鈷料繪出花葉,待晾乾之後,以細竹籤在上面剔出葉脈,露出胎土,覆施白釉,入燒遂成。該青花裝飾手法在清代官窯之中極少出現,因此本品堪稱孤例。
7:清乾隆青花蓮紋梵文獸鈕鐘,尺寸:高14.3厘米,估價:HKD 800,000 ~ 1,200,000,成交價: HKD 15,550,000 ,成交時間:2013-05-29,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3年春季拍賣會(二)。
鈐印款識:四字篆書款。鍾圓頂,直腹,撇沿,雙首瑞獸鈕。通體青花紋飾。自鍾頂至口沿環飾三層纏枝蓮、花卉紋,間以二行梵文。沿邊飾仙鶴瑞雲紋。頂孔周圍青花書「乾隆年制」篆書款。
8:明宣德(1426-1435年)青花纏枝花卉菊瓣紋花澆,尺寸:高13.4厘米,估價:RMB 10,000,000 ~ 15,000,000,成交價: RMB 15,525,000 ,成交時間:2018-12-08,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明宣德年制」款。唇口,直頸,頸側飾有曲柄,溜肩,圓腹下垂,臥足。器腹中部接胎,肩頸結合部凸出,有明顯接胎痕。圈足內露胎,胎體呈米湯色。外壁通體以青花裝飾,唇部兩圈弦紋,頸部及肩部切削成多稜面,稜面上繪飾菊瓣紋,富立體感。腹部主題繪纏枝花卉,花葉旖旎,花型嬌柔可愛。宣德青花以進口的蘇麻離青料繪製,青花髮色青翠沉穩,深濃處多黑褐色結晶斑。結晶斑系鈷料中竄出,或浮於器表,或下陷於胎骨,使宣德青花更加妙不可言。腹上留白處書青花六字單行款「大明宣德年制」。
9:清雍正青花如意耳荔枝紋抱月瓶,尺寸:高26.5厘米,估價:HKD 7,000,000 ~ 10,000,000,成交價: HKD 14,160,000 ,成交時間:2018-10-02,拍賣公司: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保利香港2018秋季拍賣會。
本瓶器型端莊雋秀,壺細口,直頸,扁圓形腹,橢圓形圈足,平砂底無釉,釉汁勻淨淡雅,細膩瑩潤。肩部飾對稱的如意形雙耳,許之衡稱為「口際飄雙帶」。口沿青花花紋裝飾,頸飾蕉葉紋,肩與底部皆繪海水紋,主題紋飾的折枝荔枝亦是以永窯為范,諧音「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