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鑄八枚的「開元通寶」銅范(共2張圖片)
  • 21年12月16日 04:3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銅范正面

  我國古錢幣以銅范鑄制,自漢代始,五銖錢銅范的遺存,就是明證;以後歷代古錢鑄制大都採用銅范。

銅范背面

  如圖所示是一件開元通寶銅范。其長10.9、寬7厘米,重218.8克,面有八枚開元通寶模印,由此可知該銅范一次的產量可達八枚。 

  唐代開元通寶錢文為唐代大書家歐陽詢所書,是我國古代錢幣的一大寶庫,也是唐以後通寶、元寶錢的起源。此錢始鑄於唐武德四年(621),終唐之世,鼓鑄不斷,數量巨大,盛唐、中唐、晚唐均有大量鑄幣。因此開元通寶銅范,當有不少遺存。 

  歐陽詢(557—614),字信本,與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歐陽詢祖父歐陽頒(498—563)曾為南梁直閣將軍;父歐陽紇曾任南陳廣州刺史和左衛將軍等職。因舉兵反陳失敗被殺,並株連家族。歐陽詢因年幼倖免於難,被父親好友收養。歐陽詢聰敏勤學,涉獵經史,博聞強記。隋朝時,歐陽詢曾官至太常博士。因與李淵交好,在大唐盛世累遷銀青光祿大夫、給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唐代書法品評著作《書斷》稱:“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擾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籠之勢,幾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書,出於太令,別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永,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於清之致。”此錢由其制詞及書,堪稱絕美之作。 

  《新唐書》稱其為“開元通寶”,而成書比新舊《唐書》均早的《唐六典》卻稱其為“開通元寶”,前者為上下左右對讀,後者為上右下左旋讀,二者讀義相通。此錢的正確讀法究竟是對讀還是旋讀,至今成為古錢幣史上的一樁懸而未決的疑案。不過,從約定俗成,流傳至今的讀法“開元通寶”而言,似無大礙,民間也樂以此為吉語。誠然,我國古錢幣錢文兩讀皆通的錢幣也不是個例,“開元通寶”或可讀作“開通元寶”,也就是“開通元寶”事實上已讀作“開元通寶”,似也是古錢幣錢文兩讀皆通的一個例子,既是歷史的誤會也是現實的存在,似不必為此幣“正名”,至今,兩名皆存,是值得玩味的一種啟示。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