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隨著一年一度315消費者權益日的到來,商品安全、真偽再次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而對於錢幣收藏來說,由於近年來收藏人氣高漲,大量新人湧入,但因利益催生的各種詐騙手段層出不窮,讓人防不防勝防。此前首次收藏也多次報道過有關錢幣收藏相關的不少騙局,其中不少騙局方式頗為類似,從中也可整理出幾大騙術,幫助初學者謹防上當受騙。當然,想要真正做到在「百毒不侵」,還需不斷提升自身的收藏鑒定知識和眼力,同時具備自我判斷力。
虛假題材紀念幣由於初涉錢幣投資與收藏領域的投資者的經驗較少,分辨能力較差,一些不法人士常常利用這個弱點將錢幣與紀念章進行混淆,誤導投資者。錢幣與紀念章最大的區別在於有沒有面額,而在中國帶有面額的紀念幣只能由中國銀行發行,其他機構沒有發行權利。
所謂的2017年香港回歸紀念幣實為假幣2017年隨著香港回歸20週年,香港紀念品也逐漸升溫,網絡中出現了2017年香港回歸紀念幣,從圖中可看到此款「幣」面值100元,全國僅發行2000套,600元等面值兌換,但當年中國銀行並未發行香港回歸20週年紀念幣。
虛假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金銀幣此前,也有一款長征勝利80週年系列藏品出現,不但有金銀鈔、還有金幣,稱其為鈔或幣,因為這些藏品上清楚的鑄有「150元」、「200元」面值字樣。這些所謂的金銀鈔、金幣都是臆造的貨幣。但在人民銀行官網上根本查不到相關金銀鈔、金幣的信息。鑒別貴金屬紀念幣的真假,此前也有專家介紹可通過三種方法,首先可以通過產品題材進行鑒別。消費者在購買中國貴金屬紀念幣前,首先要查看是否為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中國金幣總公司總經銷的題材產品,只要是國家發行的必須由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公告,消費者可登陸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等核實題材,如果在以上渠道查不到,則多為假冒品。虛假拍賣公司騙取佣金近年虛假拍賣公司的虛假拍賣騙局案例極多,雖然藏品不同,但結果都是藏友無一列外的遭遇錢財損失。事實上,這樣的故事在全國仍在不斷上演。由於錢幣初學者對於業界相關公司、流程並不熟悉,也使得不法分子找到機會,虛假拍賣、鑒定公司愈演愈烈,受騙事件也屢屢發生,而從幾個案例中不難發現,手法較為相似,且無一例外,受害者都會繳納一筆高額的服務費。
詐騙團伙自製的「成交確認書」這些拍賣公司披著合法正規公司的外衣和資質,收取拍賣服務費。收費標準包括前期費用和後期成交後的佣金。不管名頭怎麼改變,騙取前期費用的本質不會變。而且這種拍賣公司的成功率基本是零。此外,還有一種方法是先將拍品估高價,並要求送拍者支付高額的鑒定費用。此前首席也做過相關報道,幾枚銀幣估價390萬,但買家竟然為此先繳納了7萬元的鑒定費。大面額或廢棄外國鈔賣高價由於不少錢幣收藏愛好者英文水平有限,使得一些不法份子找到機會。他們會使用一些南美國家的高面值或已停止流通的紙鈔,如秘魯、厄瓜多爾、委內瑞拉等冒充美元,騙取錢財。其實不僅南美洲,一些非洲、東南亞國家紙鈔面值高的驚人,面值上萬元的比比皆是,一些不法錢商利用人們對外幣不甚瞭解的情況,持大面額的外幣進行高價出售,獲取暴利。
65歲老人通過高價購買到的部分紀念幣、錢幣此前有多家文化公司打著賣紀念幣、錢幣名號的名義,將目標客源鎖定在老人身上。他們通過免費領取紀念品的方式,將老人哄到公司,再通過推銷讓老人花費成千上萬元,購買一些低廉的紀念幣甚至正在流通的貨幣。如面值1000元印尼盾(約合0.5元人民幣)售價300元。一家這樣的公司員工自稱每月銷售錢幣、紀念幣的交易額可達3000萬元。
網絡配圖-克里米亞紀念鈔另一個案例中,嫌疑人以10元至30元的價格廉價購進克里米亞紀念鈔、民國鈔等紀念鈔,由渠某某對業務員進行話術培訓,公司通過電話邀約、短信宣傳的方式,向社會不特定人群虛假宣傳、招攬投資,謊稱廉價購進的紀念鈔為收藏品、短期收益高、投資無風險,並承諾客戶購買後兩個月公司會以高價回收,以此騙取投資人的信任,獲取投資款。最終共計騙取88名集資人投資款共計825596元,至今未予歸還,給集資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人民幣錯版鈔
號稱價值昂貴的錯版幣如果有人告訴您這是錯版的人民幣,在市場上可以兌換幾十萬元,您信嗎?如果信的話,就上當受騙了。之前北京警方就通報過這類系列詐騙案,一夥嫌疑人使用殘幣當道具,將殘幣高價買給老年人,當這些老人拿著高價買來的錯版幣來到銀行準備兌換時,才發現自己受騙了,據悉此案涉案金額超300萬。錯版幣被不少人認為是珍稀品種,此前中國人民銀行也做出過解釋,人民幣從圖樣定稿到印刷、發行都經過了嚴格的審批程序和監督程序,在設計上根本不存在任何問題,只是可能在印刷過程中出現一些紕漏,產生次品,流入市場。其性質不過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殘次品,沒有絲毫的投資價值。自製臆造品行騙
一些不法分子憑空想像製作出一些並未真是存在的錢幣,由於與一般假幣不同,由於是憑空製造令其沒有真幣作為參照,外加編造一些子虛烏有的故事,使得不少獵奇的收藏愛好者中招。一些錢幣初學者一旦見到從未見過的錢幣,往往會引起極大的興致,作偽者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偽造大量的臆造品行騙。因此對錢幣市場中一些面值特別高、文字圖案特別詭異出奇的錢幣,應予以特別注意。因為這些特徵往往是作偽者最喜歡利用的,也是最會使投資與收藏者心動的。最常見的如民國元年、五年袁世凱像壹圓,此外太平天國時期從未發行過任何紙幣,然而在錢幣市場卻出現過子虛烏有的太平天國時期的紙幣。編造故事行騙其實不僅是錢幣,所有古董收藏中編故事都是一大騙術之一,這種騙術專以「以耳代目」的投資者為目標,作案者在選定「目標」後娓娓誘之以一段遺書奇聞或歷史傳奇作幌子,並讓之以低價,直把你吹的如墜雲霧之中,乃至深信不疑,乖乖地把錢掏出來,待到醒悟之時,騙子們早已不知蹤影,此術多用來兜售假金元寶、假古錢幣、假首飾。 謊稱民國高級官員冒充自己是民國高級官員後人同樣是一大類型,瞭解紙鈔收藏的都會瞭解,民國時期有眾多外資銀行鈔票,如美商花旗銀行、美國友華銀行、美豐銀行等等,紙鈔上美往往會有不少英文,而民國時期紙鈔往往會有較大面值,如五百圓、壹仟圓等,行騙者常偽稱這類紙幣是當時專供官員們使用的紙鈔,是美國發行的中國版,與美鈔是等價的,伺機高價售出,謀取暴利。鼓吹越古老錢幣價值高老年人依舊是這類騙局中的受害者,不法分子將一些先秦時期錢幣以極高的價格銷售給老年人,雖然這些都是真幣但價值卻相差甚遠。比如商周時期的貝幣,是最古老的貨幣之一,根據品相甚至可以幾十、幾百元買到,有些唐、宋時期銅錢甚至幾元錢即可買到,這種情況在古錢市場並不鮮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