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期玉器特點有哪些
  • 25年9月4日 23:1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清早期玉器特點有哪些?清早期的玉器本身就極少,在市場出現的機會也是鳳毛麟角。清早期玉器在民間市場也是很少見到。那麼,清早期玉器特點有哪些呢?

順治、康熙年戰亂頻頻,民不聊生,玉器行業也處於蕭條狀態,產量很少,這個時期逐漸淘汰了明末玉器粗製濫造和格調不雅的缺陷,出現了繁榮景象,所以這時期宮廷用玉仍不乏精品。玉器製造主要出現於民間,宮廷大規模的玉器生產尚未出現。這是有著歷史的原因,當時雍正朝經濟復甦,手工業大為發展,玉作也重新崛起。順治初期成立養心殿造辦處,康熙年間又成立了武英殿造辦處,康熙四十七年春,武英殿造辦處各作歸養心殿造辦處管理,雍正元年,養心殿造辦處就有“玉作”之稱,然而,康熙雍正時期提倡節儉,再加上清初準噶爾部分裂勢力猖獗,堵塞了和田玉的來路,阻礙了玉器工藝的正常發展,使康熙初至乾隆二十四年 (1759),長達 115年間的玉器工藝處於蕭條狀態,產量很少,傳世的玉器更為少見。目前僅見的是1962年北京市德勝門外小西天康熙十四年(1675)索尼孫女黑捨裡氏墓曾出土了 30件(雙)玉器,其中大部分是宋元明古玉,康熙朝玉甚少,反映了這一時期玉器工藝的蕭條情況。但此墓出土的兩件玉雞心佩及傳世的清初雙嬰耳玉杯、康熙時玉硯、雍正款玉杯、玉套環等器卻反映出康熙雍正時期玉器精緻典雅的特點。

以上就是關於“清早期玉器特點有哪些”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