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次生結晶古玉變化中重要的質變,它發生在玉器的表面及玉中。它是唯一一個人工不能造假的自然現象。
在放大鏡下觀察有雲霧狀、冰花狀、棉絮狀、松針狀、雜草狀、菊葉狀。組合不同,凹凸各異,色彩斑斕,這個現象就是歲月留下的痕跡,這些變化是人工無法仿製的。自然結晶由內向外生發,結晶體多細小星光閃爍,這種呈雲母光澤礦物結構的輪廓年代越久,就越清晰可辨;還有的因質變風化肌理盡顯,形態不一。玉表出現自然結晶或因質變風化肌理盡顯者必為古玉無疑。由於古玉硬度、抗腐蝕能力強弱不同,其次生結晶體均呈晶亮的結晶狀態,側光可見銀白等顏色的結晶斑。
玉器入土後,會有腐蝕的現象,特別是酸性土壤對玉器破壞較重,玉質較軟的受腐蝕最重。特點是蝕孔、蝕斑現象,有的蝕孔口小腹大,在放大鏡下可觀察到孔內有閃亮結晶體,這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偽造的。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學會玉器研究會常務理事 、研究館員雲希正認為「古玉在地下埋藏幾千年,不可避免地產生次生變化。其表現形式有:結晶體、竹葉狀次生物、針狀結晶、螞蟻腳、霉點、雞骨白、皮殼、蛀孔等。」
高古玉的自然腐蝕與人工腐蝕是完全不同的,即自然腐蝕的凹坑是平滑過度的、有層次、有包漿,而人工腐蝕則完全相反。不同於人工腐蝕的是:此冰花狀透明晶體是從玉體中生長出來的,與玉質有本質的區別,看上去橫成嶺,豎成峰。如果仿製必增加造假者的難度和成本,在此希望能看到造假大師造出此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