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元之王—四川光緒當三十銅元(共4張圖片)
  • 24年6月12日 08:43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四川光緒當三十銅元能值200萬?不信?這是因為四川光緒當三十銅元被譽為機制銅元之王!北京誠軒2015春拍上有一枚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三十水龍紅銅以二百零七萬成交,足以佐證四川光緒當三十銅元被譽為機制銅元之王當之無愧!根據清代戶部的要求,各省製造銅元,須援引廣東成法,成色、圖案及面值以廣東省銅元為標準。四川當三十銅元,可能由於當三十的面值不符合戶部關於銅元幣制的規定,未被獲准發行,在清代的銅元中,面值當三十者,僅有四川一省。四川光緒當三十銅元,按背面龍圖不同,可分「立龍」(1)版和「飛龍」(2)版兩種。

1896年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三十水龍紅銅試樣 PCGS XF 40,拍賣成交價格RMB 2070000元。

「立龍」版者,正面中央鑄一花星,外環鑄「光緒元寶」及珠圈,上緣鑄「四川省造」,下緣鑄「當三十」,左右兩側鑄滿文「寶源」;背面中間為龍圖,俗稱「水龍」,上緣鑄英文紀地「四川」,下緣鑄紀值文字,分別為阿拉伯數字「3 0」及英文貨幣單位「文」,左右兩側各鑄一花星,俗稱「十字星」。水龍又分有眼皮和無眼皮二個版,正面還有大馬齒、細馬齒以及高低滿文之分。

「飛龍」版者,正面與「立龍」版同;背面中間鑄龍圖,俗稱「飛龍」,外環珠圈一道,上緣鑄英文紀地「四川」,下緣鑄紀值文字,分別為阿拉伯數字「30」及英文貨幣單位「文」,左右兩側各鑄一「梅花星」。 

目前已知,四川當三十銅元「水龍」和「飛龍版」各有紅銅和黃銅兩種材質,均極稀貴。其中,紅銅「水龍」與「飛龍版」各見四枚,黃銅「水龍」和「飛龍」版各見二枚存世。據悉,中國國家博物館有四枚全套收藏,系羅伯昭捐贈,上海博物館藏有紅銅「飛龍」和「水龍版」各一枚,分別為李偉先和羅伯昭捐贈。1993年上海博物館編撰《清代民國機制幣》目錄即以館藏四川當三十紅銅水龍為封面,肯定了其在中國錢幣中的至高珍品地位。

四川省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六月在省城(成都)機器局附設成都銀元局內開鑄銅元。次年,又興建銅幣廠,專鑄銅元。四川省鑄造的銅元,按幣面上緣所鑄的紀地文字,可分「四川官局造」和「四川省造」兩大體系。四川當三十銅元屬於後者。

由於四川省的造幣機構有增設和歸並的情況,且缺乏記載較詳的文獻資料,所以,題名為「四川省造」的這類銅元鑄於何廠、何時,目前尚難判定。按照傳統的先後排列法,此類幣歷來被置於「四川官局造」銅元之後。雖然前人對此種排列沒有作過什麼說明,但看來這還是合理的。因此筆者認為這枚當三十銅元,其具體的鑄造年代當在光緒三十年(1904)。   

四川當三十銅元,是未被獲准發行的試鑄幣。未被獲准鑄發的原因,很可能是由於當三十的幣值不符合戶部關於銅元鑄造的規定。中國的銅元,在初創階段,各省是各自為政的,成色、圖案參差繁雜,幣制十分紊亂。清政府曾不斷對幣制進行整頓,力圖劃一。雖然收效不大,但還是顯現了漸趨統一的趨勢。

四川當三十銅元鑄於光緒三十年間,已處於「光緒元寶」銅元的後期階段。根據戶部的要求,當時各省鑄造銅元,須援引廣東成法,成色、圖案及面值以廣東省銅元為標準。廣東省銅元的幣值分別為二十文、十文、五文三等。顯然,四川當三十銅元的鑄造是不符合這一標準的。此外,在清代的銅元鑄造中,面值當三十者,唯有四川一家。看來,在銅元面值問題上,其它省份的造幣廠都是循規蹈矩的。  

四川當三十銅元「立龍」版和「飛龍」版各有紅銅和黃銅兩種,均極稀貴。紅銅「立龍」版者僅見兩枚,紅銅「飛龍」版者共見四枚,黃銅「立龍」和「飛龍」版者各見兩枚存世。據悉,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全套,系已故錢幣收藏家羅伯昭先生捐獻。上海博物館藏有紅銅「立龍」和「飛龍」版各一枚,前者為已故錢幣收藏家李偉先先生捐贈;後者為羅伯昭先生捐獻。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