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共2340篇
瓷器款字辨偽方法

瓷器有款字據說始於宋代。宋瓷有「內府」二字者,其書法大致相類於「大觀」錢,偶爾有「政和年造」款字。元瓷惟官窯有「樞府」二字款識,民窯底有字者極少。明瓷款字花樣甚多。明代官窯瓷款多用...
青釉瓷器(共7張圖片)

青釉是我國傳統的瓷器色釉,是微量的氧化鐵作呈色劑,經高溫還原焰燒造而成,釉色清淡含蓄,類冰似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青釉瓷器進一步發展,在釉色控制技術方面更加嫻熟,燒造出大量...
北宋鈞窯瓷器及精品欣賞(共59張圖片)

北宋鈞窯做到窯變可控,顏色既然可以出來這麼多種.鈞窯瓷器向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在宋代五台甫窯中以「釉具五色,美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斜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
宋代瓷器之制瓷工藝的進步(共6張圖片)

化裝土的廣泛應用古代陶瓷由於選料方法不精,特殊是早期成品配方,不敷科學,也不穩固。只能利用自然產出的黏土或瓷石、瓷土,因而有燒成後瓷器外貌出現污點或顏色欠好的題目,為了粉飾這一缺陷...
磁州窯——瓷器中的黑白美學(共7張圖片)

磁州窯是一個龐大的窯系,宋代以來,北方地區絕大部分窯場,都燒製磁州窯風格的瓷器,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窯場有:河南修武當陽峪窯、登封窯、扒村窯、...
中國瓷器——歐洲人眼中的「白色黃金」(共1張圖片)

幾個世紀以前,當歐洲人第一次看到中國瓷器時,無不驚歎於這種半透明的精美藝術品。他們的結論是,瓷器一定是以魔法製成的,他們把瓷器稱作「白色黃金」。曾經有位海外遊客說過,他是懷著朝聖的...
遼代白釉瓷器鑒定技巧(共8張圖片)

白釉瓷,是我國傳統單色釉瓷器品種之一,自北朝燒造成功開始,歷代窯廠均有製作。所謂白釉瓷,除了元代樞府卵白釉之外,其實並不是指呈白色的釉料,而是一種不含金屬氧化物呈色元素的釉料。經過...
瓔珞紋瓷器價值高 鑒別要點少不了(共10張圖片)

早在先秦時期,瓔珞就作為一種美石被廣為讚頌,被寄托了很多美好的寓意。而以瓔珞為原型的瓔珞紋也是頗受大眾喜愛的,絲線穿玉石落於紋飾上即是精美而穩定的編織圖案,特別是將其運用於瓷器上,...
明永樂官窯瓷器青花雲龍紋寶月瓶(1張圖片)

扁瓶也叫寶月瓶,只有古人才能如此的浪漫將瓶與明月相聯想,將這種瓷器造型稱之為寶月瓶。 青花雲龍紋扁瓶是明永樂朝(1403—1424)的官窯瓷,高46厘米。同...
德化瓷器上的三娘教子(共4張圖片)

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字眼,母親也是兒女最好的老師。我國歷史上有很多廣為流傳的母親教育子女成才的故事,如“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
廣彩瓷器為何能讓歐洲人如此癡迷(共10張圖片)

清王朝時期,中國的陶瓷生產進入鼎盛時期,這個時候,中國瓷器遠銷世界各國,特別是歐洲,大到貴族上層的賞悅,小到普通民眾的生活日用,都有中國瓷器的身影。到了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初,廣...
哥窯瓷器特徵及市場價值(共9張圖片)

哥窯,在我國的陶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哥窯的胎多為紫黑色、鐵黑色、黃褐色。其釉為失透狀的乳濁釉,釉色以米黃、灰青為多見,釉面的大小紋片的結合等這些都是哥窯的典型特色。其傳世哥...
宋代豆青釉色瓷器(共3張圖片)

清素三彩瓷器鑒賞與成交價格(共12張圖片)

清素三彩瓷器是小眾收藏家們所偏愛的。那素三彩是哪三彩呢?一般來說,黃色多,綠色和紫色也為常用配色,三種顏色結合使用就是「三彩」了,而清素三彩是不用紅色的。雖然明素三彩發端,但直到清...
明清釉裡紅瓷器的區別和鑒別(共3張圖片)

釉裡紅是中國瓷器重要的釉色種類之一,釉裡紅起源於元代,發展於明清時期,明代釉裡紅與清代釉裡紅讓釉裡紅瓷器走上巔峰,由於元代釉裡紅創造,但是沒有太大發展,所以樣子收藏網介紹一下明代釉...
百花齊放的瓷器時代——雍正瓷器(共5張圖片)

小編今天來說一說雍正時期的瓷器。雍正一朝雖短短13年,但其官窯制瓷業已發展到了巔峰時代,粉彩、琺琅彩、斗彩、青花、仿古等的胎釉製作、紋樣繪製更加精進,皇帝的情趣雅致之極,督陶官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