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共2385篇
中國古代仿木紋裝飾瓷器(共3張圖片)

仿木紋裝飾的製作,早在唐朝即已出現。唐代出現的絞胎器,器腹大多為仿木紋裝飾,如鎮江博物館藏唐代絞胎盤(圖1)。該盤高4.2厘米,口徑21.6厘米,底徑18.1厘米,方...
乾隆官窯瓷器豆(共2張圖片)

豆是中國古代的盛食器,專備盛放醃菜、肉醬等和味品的器皿。青銅豆出現於商代晚期,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也是青銅禮器中的一種重要器物,常以偶數出現,故有「鼎俎奇而籩豆偶」的說法。 後來各...
什麼是民窯瓷器 收藏價值如何(共8張圖片)

民窯主要是以商品性生產為主的瓷窯,所生產出的瓷器大部分都是為了滿足於市場以及國外市場的日用瓷以及陳設瓷兩大類,銷售範圍較為的廣泛,風格與官窯生產出的瓷器存在著較大的差別,除去一些限...
為何宣統瓷器工藝不輸歷代瓷器?(共4張圖片)

宣統皇帝在位僅三年,歷時很短。青花瓷多見仿古之作,水平也很高,幾可追跡康熙青花。由於時代的進步,此時制瓷已採用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所以宣統瓷已具有現代瓷的特徵。宣統青花基本上是光緒...
隋朝瓷器的發展歷史

隋朝瓷器的發展歷史,隋以前燒瓷窯場主要都集中在長江以南和長江上游的四川地區,北方的燒瓷窯場極為稀少,入隋以後,南北方瓷業才開始了飛躍性的發展,窯場及其燒製的瓷器明顯增多,各種花色、...
明代官窯瓷器鑒賞(共9張圖片)

明代早期洪武、永樂、宣德(1368—1435)據文獻記載,明代自洪武二年(1369)起,朝廷即在景德鎮設立窯場(初名「陶廠」,建文四年更名為「御器廠」)燒造皇家用瓷。洪武時期景德鎮...
雍正青花瓷器如何鑒定?(共9張圖片)

一、由雍正開始法琅彩瓷器稱「古月軒」比康熙時的製作工藝更為精細。這時琺琅彩與康熙時有顯著區別:康熙時,一般都是帶彩地的較規矩的圖案畫。而雍正時,都是不帶彩地的繪畫,特別是講求畫意,...
瓷器投資收藏中應該要注意的幾個要點(共10張圖片)

清朝詩人查儉堂的《年窯墨注歌》曾言:「國朝陶瓷美無匹,爾來年窯稱第一。不讓汝定官歌均,何況永樂之坯宣德質?」詩篇中他對年窯,也就是古玩投資愛好者常掛在嘴邊的「聚寶盆」—清朝官窯,不...
宣德五彩瓷器(共7張圖片)

提起宣德五彩瓷器,由於傳世和出土實物較少,曾經是陶瓷史上的一個謎。據《博物要覽》記載:「宣德五彩瓷器深厚堆垛」。在明人王世性《廣志繹》卷四中有:「宣德五彩...
宋代定窯白釉瓷器的裝飾手法

宋代定窯白釉瓷器的裝飾手法,金王朝統治中國北方地區後,定窯瓷業很快得到了恢復,有些產品製作水平不亞於北宋時期。從有龍鳳紋飾的一些器物上看,定窯產品也深受金代統治者喜愛。那麼宋代定窯...
瓷器鑒定是否能通過書籍與影像學習速成(共3張圖片)

據出川哲朗2009年出版的《北宋汝窯青瓷--考古發掘成果展》研究,目前來源有序的汝官窯數量是79件,絕大部分館藏於全世界各博物館中,僅有7件被私人所藏。觸感:新造的瓷片摸上去比較澀...
康熙五彩瓷器圖片(1張圖片)

康熙五彩瓷器圖片 康熙五彩瓷器圖片,中國古代瓷器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從原始瓷器到成熟的青瓷,又由青瓷發展到北朝白瓷,而後再由白瓷發展到彩瓷將近二千年的歷程。其中,從青瓷到白瓷的轉變...
聶杏生粉彩瓷器收藏價值(共11張圖片)

聶杏生是中國陶瓷美術大師,著名陶瓷藝術家,擅長畫青花粉彩,筆調工整細膩,人物畫像栩栩如生。本次為大家介紹的藏品便是聶杏生大師的典型代表作品,聶杏生繪粉彩人物罐。1.民國聶杏生粉彩人...
清代單色釉瓷器祭藍和祭紅釉香爐

香爐是古人雅仕重要的生活組成部分,所以瓷器香爐和銅器香爐一直影響著古人,沒有香爐就不能稱為高雅之士,今天樣子收藏網介紹一下清代單色釉瓷器香爐,這種單色藍釉和紅釉瓷器應該清代帝王級別...
明清瓷器上的紋飾(共48張圖片)

明清瓷器的紋飾中,常有故事題材或寓意題材,有些題材耳熟能詳,有些卻鮮為人知。這些瓷畫題材越來越受到陶瓷學者和收藏家們的關注,成為研究的重要課題。今日將一些題材嘗作淺析,以期引玉,與...
宋代汝窯瓷器不為人知的秘密,你們都知道嗎(共10張圖片)

中華文化豐富多彩,充滿魅力,而其中一種「宋代汝窯瓷器」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它的稀有,令馬未都先生二十多年都碰不上合適的。而它的美麗,也被寫進了周傑倫的歌詞中,「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