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器上梵文紋飾的含義特徵(共9張圖片)

梵語是在印歐語系中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是語言學研究的一顆活化石。梵文在我國的明清瓷器上一種常見的文字紋飾,在公元六世紀到十二世紀盛行,而在我國的南北朝時期就有了梵文傳入了中國,但由於...
盤點各種瓶口奇怪的瓷瓶(共11張圖片)

自從中國人發明瓷器以來,各類精品瓷器層出不窮。除了梅瓶、筆洗、高足杯等常見的瓷器類型之外,也有一些瓶口形狀奇怪的瓷器。本文將為你一一盤點。 一、蒜頭瓶 ...
如何選購陶瓷藝術品

如何選購陶瓷藝術品,陶瓷藝術品是一一種“既能觀賞、還能把玩;既能使用,還能投資、收藏”的藝術品種。普通投資者,只要常學習、多溝通,勤比較、多觀賞,並從裝飾美...
故宮建福宮凝暉堂用的官鈞窯天青釉花盆是何來歷(共3張圖片)

鈞窯天青釉花盆是一件明代初期生產的官鈞窯瓷器,高: 18.5 cm 口徑: 20 cm 底刻:「六」字(已磨),後被清代酷愛收藏的乾隆皇帝收藏在故宮裡。明清皇...
永樂青花-青花瓷器史上第二次高峰(共6張圖片)

明永樂皇帝不僅政績突出,而且青花瓷也在洪武朝短暫的低潮後再次出現了自元末青花瓷成熟以來的第二個高峰,青花瓷器無論產量還是質量都達到了一個新水...
磁州窯醬褐地黑釉銀油滴碗(共3張圖片)

圖1 “油滴”一詞,其名稱主要來源於釉色上的花紋形狀,即在瓷器(一般是指在盞或碗)的黑色釉面上散佈著無...
民國官窯「洪憲瓷」是怎樣出爐的-(共11張圖片)

歷朝歷代皆有官窯,即使是短命王朝也不例外。但中國近代史上,袁世凱與他的「洪憲」政權卻因為其時間過短且人民怨聲載道而被收藏介所忽視。其實在洪憲政權時期,也是有類似歷代官窯瓷器的存在的...
康熙琺琅彩瓷器有哪些特點(共10張圖片)

琺琅彩瓷器誕生於清朝初期的皇宮之內,它多為宮廷御制的精細彩繪瓷器,它將銅胎畫琺琅的技術應用到瓷胎之上,在瓷胎上繪圖畫琺琅不僅僅用於皇室內的生活和皇帝辦公,同時也被皇帝用於犒勞功臣。...
民國瓷器鑒定方法及特點介紹(共3張圖片)

民國瓷器是指清朝覆滅的1911年至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之間製作的瓷器。民國瓷器大體可分為仿古瓷、日常生活用瓷兩大類。仿古瓷從前代青花、五彩、粉彩器模式而生產,多為達官貴人所定燒。...
清代雙菱形雕瓷筆筒(共4張圖片)

圖1 這件清代雙菱形雕瓷筆筒(圖1、2),高13、長15.5厘米;口部(圖3)寬處8厘米,口窄處5厘米,口沿高0.5厘米,底沿...
胭脂紅釉色瓷器(共5張圖片)

胭脂紅釉色瓷器以黃金為呈色劑其釉色粉紅如桃,很像古代美人塗抹於腮的胭脂,因此得名。胭脂紅也叫胭脂水釉 或胭脂彩、「薔薇紅」、「洋金紅」、「玫瑰紅」。胭脂紅是低溫釉彩瓷器...
清光緒淡綠彩海棠式瓶(共3張圖片)

此件藏品呈海棠花型,胎質白且輕薄,兩側裝飾有獸頭形鋪首,腹部刻海水雲龍紋,龍身矯健,海面波浪翻騰,外壁施淡綠釉,釉色綠中偏黃,底刻「大清光緒年制」六字楷書款。這種偏黃色的淡綠釉是清...
明清祭地用的瓷器釉色-方丘黃色(共5張圖片)

明清兩代每年都有大型的祭祀天地的活動,分別建立了天壇、地壇,日壇以及月壇,還有祖廟祭祀。在明代,黃色是宗廟祭器的重要顏色。嘉靖年間定四郊各陵瓷器的顏色,「方丘黃色」,即祭地用黃釉瓷...
當陽峪窯醬釉瓷器(共9張圖片)

當陽峪窯醬釉瓷器有碗、缽、盤、唾盂、罐、壺器蓋等。胎質分粗細兩種。其中細胎質地潔白堅實,器體輕薄,釉面光亮,不僅釉料配方成熟穩定,而且製作工藝高超,除大多數呈醬黃色外,還有醬紅、紫...
清朝瓷器都有什麼特點

清朝瓷器都有什麼特點,我國的制瓷工藝發展到清代,特別是早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更是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水平,無論質量、數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擬的。整個清代景德鎮始終保持著在中國的瓷都...
素三彩瓷器近年來拍賣價格(共9張圖片)

素三彩在明代的正德年間開始燒製,是在沒有上釉的素胎上,施加以綠、黃、茄紫三色燒成的瓷器,而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的品種之一,是以黃、綠、紫三色為主的瓷器,但並不僅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