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五彩瓷的主要特徵
  • 25年4月11日 17:1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釉下五彩瓷的主要特徵,釉下彩瓷是漢族傳統的陶瓷裝飾藝術,尤其是湖南醴陵出產的釉下彩瓷,在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瓷器中的五彩,一般是指釉下五彩或青花五彩,而釉下五彩是特指清朝末宣統年間創燒的新品種。當時燒製的數量不多,現已屬珍貴之物了。那麼釉下五彩瓷的主要特徵是什麼呢?

第一

無毒、耐酸、耐鹼、耐磨損,永不褪色。它的這一特點是燒造工藝和顏料性能兩個因素所決定的。釉下五彩的基礎顏料,是用各金屬氧化物或它們的鹽類為著色劑,摻合一定量的硅酸鹽原料所製成。這種顏料不像釉上顏料那樣需要採用含鉛的熔劑來幫助髮色和降低焙燒溫度。也不需要用低溫熔劑為結合劑而使彩料固著在製品上。釉下彩料之所以能牢固地附著在瓷器釉層的下面,是因為在高溫燒成的過程中,彩料中的熔融物與已熔融的坯釉互相粘合著,同時也是釉層覆蓋的作用。這樣不僅不存在鉛毒和其它毒性物對人體的危害,而且由於釉層的保護作用,還能抵抗自然酸鹼的侵蝕,同時在使用中又能耐磨損。只要瓷器聽釉層不受到強力破壞,花色就能永保清晰、鮮艷和明亮。故釉下彩瓷是一種理想的日用瓷器。

第二

畫面平滑光亮、晶瑩潤澤、清雅明快,具有飽滿的水份感;亮晶晶、水靈靈,能給人一種美感享受。這種富於韻味的裝飾效果,除彩飾技巧外,也是釉層的作用。覆蓋在紋飾上的這層釉,通過高溫燒成後,變成了一種玻璃質薄層。由於這個薄層具有瑩潤、光潔、透明的特點,色彩繽紛的畫面就能通過它而顯現出來。所以紋樣平坦光滑,有玉一般的潤澤和光彩。

第三

紋樣五彩繽紛,艷而不俗,淡而有神,色彩變化豐富。這個特點是釉下五彩瓷器在色彩效果上的獨特性,也是這種瓷器適應性最為廣泛的主要因素。廣大人民群眾對裝飾的色彩各有所好,隨著不同的客觀要求和造型、紋飾的需要、它既可以清雅明快、也可以古樸深沉;它可繪製色彩斑斕的紋樣,又能表現各種效果;既瑰麗,又淡雅;淡妝濃抹,無不相宜。作為家庭選用,它能適用群眾的不同愛好;進入高級餐廳、賓館,又能適用各種氣氛所需要的色彩要求。構成這一特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諸如色料品種繁多,構圖色不拘一格,裝飾方法各不相同,裝飾效果就必然多彩多姿;而各種顏料的組成和釉層的覆蓋,則是“艷而不俗,淡而有神”,的主要因素。正如上述,釉下五彩顏料(尤其是復合色料)的組成,除著色金屬化合物外,還摻有大量的無色氧化物(如石英、長石等),這就提高了彩料的明亮度,降低了它的飽和艷度,經釉層覆蓋和高溫燒成,其色彩就顯得格外調和、雅致、溫柔。因此即使用紅與綠等量相配,也不會產生強烈的刺激;運用淡彩或多色的裝飾,以容易獲得清雅、富麗、和諧的藝術效果。

以上就是關於“釉下五彩瓷的主要特徵”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