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共14張圖片)
  • 21年2月3日 10:4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青綠山水是中國畫中設色山水畫的典型代表,通常先以皿線勾勒輪廓,再以儲石表現裸露的山體,石青石綠表現草木植被,設色濃重、艷麗,是與「黑白」水裡山水相對的「彩色山水」。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早在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則已具備了典型的青綠山水模式。唐宋是青綠山水發展的全盛時期,湧現出了李思訓、李昭道、王希孟、趙伯駒、趙伯翰等一大批傑出的青綠山水畫家,為我們留下了脾晚千古的輝煌。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而趙伯駒在眾多的青綠畫家之中可謂影響極大,仇英、王希孟等人皆受其影響,他的開創性畫風為青綠山水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趙伯駒(公元1119-1185年)字千里,宋朝皇族,南宋高宗時任浙東兵馬鈴轄。據說宋高宗趙構十分讚賞他繪畫技藝的精湛,曾命他在集英殿屏風作畫。他的青綠山水取法唐李思訓,用筆秀勁,佈置精工,著色清麗。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趙伯駒的傳世山水畫作有《江山圖》、《溪山晚照圖》、《岳陽樓圖》、《仙山樓閣圖》、《上林圖》等,都是場面偉大,氣勢壯闊,功力深厚之作,頗得後世畫家的推崇。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此幅趙伯駒《山水》手卷,乾隆皇帝跋其《松岫香台》說:「秀挹盤中,人間沉沉夢未覺,夜半日出登仙閣……。」明代的文徵明也以「藝林中有千里(伯駒)如山中之有崑崙」來讚揚他,足見趙伯駒的繪畫對後世影響之大。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此幅作品為絹本,青綠設色。畫卷以極為豐富的取材,展示了深秋遼闊的。山川郊野的壯麗景色。所畫山石重巒疊嶂,奔騰起伏,嶙峋醒目,」懸崖間行雲繚繞,瀑布飛濺,山下河川迴環,碧水漣漪,峰間水畔,穿插安排樓觀屋宇,棧道迴廊,水閣長橋,配襯以蒼松古柏,茂林修竹,錯落有致,聚散得宜。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其間還展現了眾多的人物活動:有三三兩兩閒步於竹徑亭台者,步履悠閒、神態怡然,人物比例雖極小,但鬚眉表情清晰可見,極為生動傳神。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此圖為取實景加以理想化,佈局宏大繁複中具明快清朗之格,建築界畫工致精確又不刻板,山石用勾勒法,兼施細密的皴擦點染,工整中見放逸。樹法勾勒、渲染、夾葉、點綴並用,用筆靈動多變,設色濃艷鮮麗,又注意色調的統一與柔和,顯得艷而不媚。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畫卷中青綠水墨並用,設色上,石青、石綠加以雅致的淡赭暈染,層層疊加,薄中見厚。山石淺綠色打底,以不同濃度的石青層層積點,使得山林濃郁而清麗。再通過溫潤的水墨渲染,景致更顯雄偉壯麗。屋宇樓閣為界畫的畫法,用筆工整細膩,嚴謹有度。茂密的墨點與流暢的細筆相結合,靜中見動,予人以心曠神怡之感。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趙伯駒的此幅作品介於院體畫與文人畫之間,不同於唐代沉重的裝飾性,而是更為清雅秀麗,顯得「精工之極,又有士氣」。魯迅先生說:「宋的院畫,萎靡柔媚之處當捨,周密不苟之處是可取的。」趙伯駒的青綠山水正是這樣一幅從構思構圖到勾勒設色都「周密不苟」的佳作。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他以卓越的藝術手法,再現了祖國錦繡河山之美,宛如一組層次豐富,節奏多變的交響詩,使觀賞者為之心潮激盪。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尺寸:

長:245cm

寬:32.9cm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