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玉璧足(嚴格來說叫“拱璧底”,與唐明初的寬厚平足有異,下面簡稱玉璧底)是明中後期至清三代時期廣泛運用的一種民窯削足方式。其特點為:
1、萬曆除外,天啟、崇禎的胎質基本來說為黃胎和土色胎,份量輕,圈足內帶跳刀紋和收心鏍紋(有一部分器物二者同時具備),並且帶有玉壁很寬,足不高的特徵。文飾天啟(兔、桃花、博古、海棠花、山水、人物、螃蟹、蘭花、步行蟠螭、團螭、飛鳳、梵文、月華紋、葡萄、萊菔、白菜、昆蟲……);崇禎(桃花、博古、海棠花、山水、人物、蘭花、佛、梵文、月華紋、萊菔、葡萄……)另外,皆內外圈足皆有窯砂。且圈足與器腹相接處多留湖水青釉,此器必定器口有少許垂釉現象,明風燦爛啊!
2、明代玉璧足絕非大家所理解的粗胎、黃胎、寬足類,其中不乏精細製作,筆者藏有兩塊明代萬曆年間的民窯瓷片(第一枚為萬曆仙鶴紋,玉璧足非常精細;第二枚為萬曆壽字紋殘片,玉璧足非常精細)。但它和清初玉璧足還是有區別的。區別在:(1)明的玉璧足較窄,清的較寬;(2)明的玉璧足較低,清的較高; (3)明的玉璧足過肩較深,清的較淺;(4)明的玉璧足的釉的密度較大,清的較略薄;(5)明的玉璧足的器物胎璧較薄,清的較厚。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