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青銅器青銅鼎簡介(共4張圖片)
  • 15年9月6日 13:4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春秋 青銅「蟠螭」紋鼎

  此對青銅鼎,器型碩大,附蓋,口微斂,折沿,腹較深,圜底,腹兩側設附耳,下置三蹄足,足根裝飾浮雕式獸面。蓋面層層隆起,蓋頂中央設一套環,環上刻夔紋,蓋面及器腹則刻蟠螭紋,並輔以各種精細雷紋和幾何紋,紋路勾連交旋,佈局規矩齊整,精密華麗。同時作為一對鼎而留傳至今,價值非凡,值得收藏。鼎可說是三代最重要的青銅器類型,原作煮食器與盛食器之用,主要用來烹煮肉食。後於商周時期更作為祭祀用的禮器,由於周代的禮制改革,促使周代青銅鼎器形較為巨大,讓人遠觀已可感受其穩重莊嚴之意。

  詩經·卷耳》中有「我姑酌彼金罍」句,說明罍是古代盛酒用的,金罍即青銅罍。又《禮儀·少牢饋食禮》載:「司空設罍水於東,有枓。」可見罍又有盛水的用途。罍的造型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多為商代製造。此圓形罍具有明顯的西周時期特點,闊口、大腹、兩耳,頸部及腹部飾竊曲紋。竊曲紋,又稱窮則曲,是周代的一種重要裝飾紋樣。其名稱是據《呂氏春秋》中所戴「周鼎有竊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而命名。這種紋飾是一種適應裝飾部位要求而變形的動物紋樣,是動物形象的簡化和抽像化。青銅禮器的品類、形制、紋飾乃至鑄造工藝,皆相當於夏商周青銅時代真實的縮影。青銅器的保存本就極為不易,而這種無論在形制或紋飾上均處於過渡性的產物就更為稀少,正因這種器物得以保存下來,我們才能夠從中窺見上古時代禮樂制度對人、對時代所造成的影響。

西周 青銅「竊曲」紋罍

  這對壺的造型,裝飾和大小均大致相同,只是顏色及紋飾上略有不同,壺身呈方形,器口正方敞口、直頸素紋、大鼓腹、方座。鼓腹兩側對上位置有一對獸耳啣環,另外兩邊各飾一對稱凸圓,雙耳外側的鼓腹飾以雲雷紋及勾連雷紋圍繞一周,鼓腹下半遍佈精雕細密的垂鱗紋。鱗紋是以龍蛇體軀上的鱗片排列而組成的紋飾,盛行於西周中晚期,一般飾在鼎和簋的腹上。壺體四邊角有對稱八道長短條形出戟,方座亦飾以雲雷紋圍繞一周,全器簡潔大方,古拙典雅。壺一般為盛液體的器皿,常用於盛酒,春秋時一度取代尊,陳設於廟堂之上,以備斟酌之用,造型變得雍容華貴。商代已有,春秋戰國尤其盛行。此對青銅「鱗」紋壺,時代特徵明顯,歷史悠久能保存一對實為難得,收藏價值極高。

春秋 青銅「鱗」紋壺 (一對)

  此件青銅簋口沿外侈,厚啄,微束頸,垂鼓腹,兩側對稱環耳,底部承以外撇圈足。口沿下方器頸部份飾以一紋飾帶,前後各見一浮雕獸首,獸首兩旁飾有對稱長體鳳鳥紋。器腹為整器最精彩之處,飾有一圈共四個鳳鳥紋,以兩隻為一組,面面成對,填滿了整個器腹。鳳鳥雙目圓凸,作回首狀,頭頂冠羽下垂, 身軀呈S型,鳳尾婉轉揚出並另分細支延伸捲曲,姿態華貴典雅。兩側環耳鑄有獸首,耳下端有鉤珥,於鋬陰位置鑄有蟬紋裝飾。器底有菱形網格紋,於圈足上飾以一周帶狀簡化鳥紋。器頸、器腹與圈足的紋飾帶均以雲雷紋填地。青銅簋通體以「三層花」的技法鑄造而成,即浮雕、本體主紋飾及填地雲雷紋三者結合而成,是商周時期最具特式的紋式風格。鳳鳥紋自商代早期已有使用,然而多為陪襯,主流仍以獸面紋為主,但及至商末周初則開始盛行,西周中期更為大宗,取代了獸面紋成為主流紋飾。周代由於祭祀形式的轉變,青銅器紋飾多較商時期的為簡樸,多為光素面配以弦紋或直稜紋的裝飾,滿工作鳳鳥紋的器物較為稀少,大多收藏於世界知名博物館或藏家手中。此簋保存良好,紋飾層次分明,不論鑄造技術或藝術風格均是上佳之作。簋本為食器,專用於盛放黍稷稻粱,是最常見的粢盛器。至商代晚期後常作禮器之用,於西周時期多與鼎器配合使用,鼎、簋數量多寡成為社會身份地位的象徵。簋內鑄有銘文「舉 乍父乙尊彝」。「舉」於宋代呂大臨《考古圖》一書中,被釋作「析子孫」,為子孫永寶用之意,後輩學者沿用此說至清。及至近代學者於省吾先生對此銘文考證有新見解,提出是古代氏族「舉」的名字,此說亦多為現今學界所認同。據何景成博士的研究,「舉」族與商王族的關係較密切,可能是異姓貴族。金文中「尊彝」為祭祀禮器的統稱,並非特指某種青銅器的專名,而「乍父乙尊彝」,則說明作器者為去世的父親「乙」作此銅簋。帶「舉」銘文的出土青銅器數量不少,然而不少原件已散失,只留下拓印,故仍刻有上述銘文而又保存完好的青銅器是非常難得,本青銅簋就是其中一個少數例子。

西周 青銅「鳳鳥」紋簋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