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胎掐絲琺有收藏價值嗎

銅胎掐絲琺有收藏價值嗎,“天價”並不是琺琅最顯著的標籤,比照歷史,如果這個時代最終產生不了真正有文化傳承的買家,這種景觀就缺少風骨,不過是熱鬧的數字遊戲。那...
青銅器時代特徵及拍賣價格表(共8張圖片)

在學術上,青銅時代是指使用青銅器時期的人類文明階段,只有當青銅器在公眾的生產和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之時,才能被認定為青銅時代。圖1:西周晚期·青銅鳳鳥耳尊;成...
最頂級的青銅器——虎食人卣(1張圖片)

虎卣,也稱“虎食人卣”,西周文物(也有學者將其定為商代),青銅酒器,通高35.7厘米,重5.09千克,現藏日本京都泉屋美術館,是現存最知名、最有價值的為數不...
教您幾招辨別青銅器的方法(1張圖片)

高古的銅器大都由陶范法鑄造而成。陶范法就是將要鑄造的器物模型,用陶土做成若干范塊,並有內范和外范之分。鑄造時,把范塊合攏成型,銅液就從內外范的間隙中澆入,冷卻脫范便成就一件銅器。那...
四川軍政府銅元甘肅鑄及圖片(共14張圖片)

民國三年版機制軍政府百文(圖1)和五十文紅銅版(圖2),因數量較少,在四川民國銅元中小有名氣。筆者經過多角度的推測,認為其並非四川所鑄,而是甘肅天水鑄造。以此為突破口,進而推測風格...
鑒別青銅器該從何入手?(1張圖片)

古董台灣解說,鑒別青銅器該從何入手?。 以前,老古董商鑒別青銅器,靠眼看、手摸、耳聞、鼻嗅,甚至舌舔,現在,專家用的是先進的科學儀器,甚至激光。而作為一般的愛好者,要識別一件青銅器...
中國銅元發展歷史(共27張圖片)

銅元的最本質屬性,乃是一種貶值的虛值大錢。雖然早期它與銀元一起介於主幣輔幣不分的地位。中期的衰落是因為銅元由應急的輔幣被人為當成開闢財源的途徑,從而無限制爛鑄,造成貶值,因而失去信...
哪裡體現青銅重器的重量

“中國青銅器在世界藝術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雖然古希臘的雕塑我們比不了,但是中國的青銅器世界各國也比不了,現在甲骨有學,簡牘有學,青銅器也應該成立一個獨立的學科。&rd...
青銅器中的上古野獸(共3張圖片)

犀尊 本周,流失海外百餘年的圓明園舊藏青銅器“虎鎣”歸國,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虎鎣&rd...
漢代憨態可掬的銅厝金鑲嵌工藝文物熊(共2張圖片)

漢代還有如此憨態可掬的文物熊真是少見,而且小熊惟妙惟肖的,不僅是銅厝金工藝,而且是鑲嵌著松石、紅寶石等珍貴寶石,這個文物可能是漢代時期的席鎮。
商代早期青銅器杜嶺方鼎(1張圖片)

杜嶺方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銅重器,成為中國青銅時代前半期(夏與早商、中商)古物序列中唯一一件入選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
戰國銅棲立人擎盤(1張圖片)

戰國時期,在生產力得到迅速發展的同時,文化藝術出現空前繁榮,也迎來了青銅器鑄作工藝的頂峰,湧現出眾多令後世驚歎的名品。 在當時,青...
戰國銅鏡不同時期的種類特徵

戰國銅鏡的製作特點是形制輕巧,多圓形,少數為方形。鏡較輕薄,厚度在0.10.8厘米之間,直徑一般在1020厘米之間。鏡紐多為細小的弓形紐,紐上也常有幾道弦紋。紐的周緣常有圓形或方形...
清末山東省鑄造的銅元介紹(共11張圖片)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經山東巡撫袁世凱奏請,山東獲准鑄造銅元。獲准之時,袁世凱已調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時任山東巡撫周馥主持鑄造事宜。此時,周馥的兒子周學熙任北洋銀元局總辦,...
漢代銅鏡:精美的工藝以及歷史的傳承(共11張圖片)

銅鏡的發展最早在我國的商朝時期就已經作為祭祀的用品出現了,這一時期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傳播範圍較短,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可以進行使用,在漢朝時期銅鏡則更加的普遍,是平常百姓不可缺少的生活...
深藏台北的隋至初唐青銅美鏡(共8張圖片)

隋至初唐素月鏡 中國古代銅鏡發展到隋唐時期,形成了第三次高峰。因為隋代時間短,科學發掘出土的銅鏡數量不多,又因其形制、材質、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