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共293篇
青銅兵器 是一種由狩獵工具發展而來的戰鬥用械(共9張圖片)

2018年,在台北中正的迎春拍賣會上,有兩件青銅器博得了整個收藏界的目光,一件是高21.5cm的西周早期的青銅獸面紋爵杯,另一件是高18cm的青銅獸面紋鼎,兩件器物均是青銅器中的翹...
古董青銅器有何特點

古董青銅器有何特點,古董青銅器物是銅錫合金,有較強的硬度,不像瓦當磚瓦、甲骨陶瓷及書畫碑帖等易於破碎,而是便於長期收藏。再則青銅器皿形態各異古樸典雅,線條暢達,這也是其他古玩所無法...
青銅器銘文的鑒別(共2張圖片)

青銅器銘文拓片 青銅器銘文習稱金文,有鑄銘與刻銘兩種。戰國以前多鑄銘,戰國時期有較多的刻銘。這些銘文不僅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而且由於銘文的字體、佈局、內容隨著時代發展而發生變化,所...
戰國巴人青銅虎鈕錞於(1張圖片)

錞於,亦作錞釪、錞。我國古代銅製打擊軍中樂器。現發現最早的錞於文物是春秋時期,錞於盛行於漢代。 戰國巴人青銅虎鈕錞於通體完整,平頂,頂上飾有一虎紐,肩部渾圓隆起,...
西周分襠青銅鬲(1張圖片)

該青銅鬲通高13.8厘米,口徑21.1厘米,為青銅食器。敞口,束頸,分襠,鼓腹,下置三短蹄狀足。腹飾竊曲紋、獸面紋,獸鼻突出,作扉稜。此器口沿變寬,便於手端,代替立耳,簡潔明快。(...
青銅器價格和市場價值(共10張圖片)

青銅器自古以來就被人們奉為國寶,雖然如此,但是在目前的中國市場上,但青銅器價格仍處於低位調整狀態。但是,自從上海博物館花了大筆的價錢購買到了一件傳世青銅重器,以及後來依次在紐約蘇富...
商代青銅盉(1張圖片)

這件商代青銅盉(見圖),通高36厘米。頂部有管狀沖天流,流底兩邊的乳釘與之構成獸面。袋足中空,三足立地。腹部飾饕餮紋,側面為夔紋。夔身由兩列雲紋構成,紋路清晰,裝飾性強。 ...
青銅器的四大特點

青銅器物是銅錫合金,有較強的硬度,不像瓦當磚瓦、甲骨陶瓷及書畫碑帖等易於破碎,而是便於長期收藏。再則青銅器皿形態各異古樸典雅,線條暢達,這也是其他古玩所無法企及的。 其一,器物銘文...
洛陽藏家手裡驚現西周青銅重器(共5張圖片)

它敞口束頸,雙耳對稱,微鼓的腹下是安穩的圈足,雙耳以龍形裝飾,雙耳間配置了兩個對稱的獸頭,凶悍之風更為濃烈;獸頭兩側,是幾組回首顧盼的夔獸,闊嘴短身;腹部正中,則是豎條瓦楞。極具動...
青銅器辨偽的方法古董台灣

古董台灣搜集整理,青銅器辨偽的方法。 辨偽的基本方法是比較法與綜合分析法。 即將需要辨偽的器物,首先分別從銅質及鑄造工藝、器形、紋飾、銘文諸方面與真器逐一進行對比,並參...
通過銅銹辨別青銅器真偽的方法

古董台灣搜集整理,通過銅銹辨別青銅器真偽的方法。 青銅器的一大特色是其色彩斑斕的銅銹,而這也是偽造者千方百計想假造的手段。為此,提出了幾招: 第一,用針尖刺扎銅銹部位,古銅銹非常堅...
湘博藏漢代青銅燈具賞(共3張圖片)

圖1 兩漢時期的青銅燈具之設計,無論是1968年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出土的長信宮燈,還是前段時間在南昌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雁魚...
青銅器收藏之道和鑒定要素(1張圖片)

青銅器——通常指收藏品中的重器,屬國家一級一類保護文物。青銅器是以純銅和錫鑄造而成,常見的有禮器、兵器、食器(包括樂器)以及工具(主要是容器)等。 ...
簡述商周青銅器上龍紋原型的區域性特點分析(共3張圖片)

龍紋是青銅禮器上重要的裝飾,主要分為具象的龍紋與抽像的夔龍紋兩個類型。商周青銅器上常見的平面龍紋及其立體造型,多為昂首狀,前額雙角十分發達,雖未如後世之龍長身多足,也沒有細緻刻畫指...
從六件西南青銅重器看《史記》中「王的盛宴」(共6張圖片)

彙集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等八家博物館藏品的《王的盛宴——見證〈史記〉中的大西南》,是第一個全面綜合展示西南地區...
古代青銅器有收藏價值嗎

青銅作為歷代器皿,用器。其獨特造型,精美紋飾,在跨越了兩千多年的時間長河裡,流傳至今,成為古玩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於青銅器的器形,紋飾以及典雅的銘文,無一不向人們昭示著先秦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