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惑汝瓷之「魚子紋」(共6張圖片)

談起中國瓷器就會有很多民間傳奇,汝瓷也不例外。稍有不同的是,圍繞著汝瓷的一切已經不僅僅是傳奇了,應該叫做神話,並且,這神話一旦形成就被後輩們一再的渲染造勢、不斷地添加和注入,即使到...
北宋鈞窯瓷器及精品欣賞(共59張圖片)

北宋鈞窯做到窯變可控,顏色既然可以出來這麼多種.鈞窯瓷器向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在宋代五台甫窯中以「釉具五色,美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古人曾用「斜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
浙江古代名窯——缸窯灣青瓷古窯址

缸窯灣古窯址是宋代的青瓷古窯遺址,缸窯灣古窯址位於浙江省天台縣平橋鎮前龐村東南約500米的缸窯灣,青瓷瓷片分佈面積約二萬平方米。由於窯址早年已被辟成桔園旱地,所以瓷片多碎成小塊。在...
宋代瓷器之制瓷工藝的進步(共6張圖片)

化裝土的廣泛應用古代陶瓷由於選料方法不精,特殊是早期成品配方,不敷科學,也不穩固。只能利用自然產出的黏土或瓷石、瓷土,因而有燒成後瓷器外貌出現污點或顏色欠好的題目,為了粉飾這一缺陷...
磁州窯——瓷器中的黑白美學(共7張圖片)

磁州窯是一個龐大的窯系,宋代以來,北方地區絕大部分窯場,都燒製磁州窯風格的瓷器,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窯場有:河南修武當陽峪窯、登封窯、扒村窯、...
中國瓷器——歐洲人眼中的「白色黃金」(共1張圖片)

幾個世紀以前,當歐洲人第一次看到中國瓷器時,無不驚歎於這種半透明的精美藝術品。他們的結論是,瓷器一定是以魔法製成的,他們把瓷器稱作「白色黃金」。曾經有位海外遊客說過,他是懷著朝聖的...
商周陶制高足盤上的「鬲」字考(共2張圖片)

圖1 圖1所示這類商周時期的陶器,在一些收藏愛好者的眼裡,可能被認作是一件高足盤;而對於一些對高古陶瓷文化瞭解較多的收藏者來說...
獨步清朝的康熙青花 連民窯都毫不遜色(共9張圖片)

康熙是我國歷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其長達61年的統治中,總結和借鑒明代衰亡的歷史教訓,潛心研習漢文化,並善於引進和採用西洋的先進科技和工藝,使社會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成就,...
遼代白釉瓷器鑒定技巧(共8張圖片)

白釉瓷,是我國傳統單色釉瓷器品種之一,自北朝燒造成功開始,歷代窯廠均有製作。所謂白釉瓷,除了元代樞府卵白釉之外,其實並不是指呈白色的釉料,而是一種不含金屬氧化物呈色元素的釉料。經過...
瓔珞紋瓷器價值高 鑒別要點少不了(共10張圖片)

早在先秦時期,瓔珞就作為一種美石被廣為讚頌,被寄托了很多美好的寓意。而以瓔珞為原型的瓔珞紋也是頗受大眾喜愛的,絲線穿玉石落於紋飾上即是精美而穩定的編織圖案,特別是將其運用於瓷器上,...
故宮藏新石器時代陶瓷欣賞(共8張圖片)

紅陶小口瓶,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高23.8cm 口徑5.2cm 底徑5.6cm。瓶撇口,束頸,頸以下漸廣,至腹中部直徑最大。腹部置雙系,腹以下漸內收,平底。泥質紅陶。以手製成型,胎...
宋代定窯白釉雙耳貼像爐鑒賞(共5張圖片)

定窯佛教用的香爐很少見,貼著佛像都更少見了,宋代定窯白釉雙耳貼像爐口外附有兩個對稱的環形耳,耳際間各附貼七尊佛像。造型秀麗,紋飾古樸。 北宋定窯白釉雙耳貼像爐 ...
明永樂官窯瓷器青花雲龍紋寶月瓶(1張圖片)

扁瓶也叫寶月瓶,只有古人才能如此的浪漫將瓶與明月相聯想,將這種瓷器造型稱之為寶月瓶。 青花雲龍紋扁瓶是明永樂朝(1403—1424)的官窯瓷,高46厘米。同...
清代粉彩瓷精品鑒賞(共60張圖片)

古玩收藏網訊:清代粉彩瓷出現在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的基礎上,受琺琅彩的直接影響而創燒的新品種,它以絢麗奪目的色彩、溫文爾雅的韻味、卓爾不群的格調,融匯出迎合清代社會習俗的裝飾效果。...
德化瓷器上的三娘教子(共4張圖片)

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字眼,母親也是兒女最好的老師。我國歷史上有很多廣為流傳的母親教育子女成才的故事,如“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
廣彩瓷器為何能讓歐洲人如此癡迷(共10張圖片)

清王朝時期,中國的陶瓷生產進入鼎盛時期,這個時候,中國瓷器遠銷世界各國,特別是歐洲,大到貴族上層的賞悅,小到普通民眾的生活日用,都有中國瓷器的身影。到了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初,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