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幣一元收藏如何分類
  • 23年6月5日 12:1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長城幣一元收藏如何分類,從1980年到1986年,我國共生產了7套長城流通硬幣,除80、81、85曾大批量生產外,其它年份的長城流通硬幣生產量不大,1986年以後就停止生產了。那麼長城幣一元收藏如何分類呢?

1、精製幣與普制幣。精製幣採用的是幣坯沖切拋光、模具噴砂處理、幣面凹部拋光至鏡面、單一操作包裝等特殊工藝,其外形完整無暇,圖案及文字輪廓清晰。幣面凸出部分(模具凹入噴砂部分)呈凝霜面效果,凹入部分(模具凸出拋光部分)呈鏡面效果的特徵,是鑒別“精製幣”的最主要標誌。普制幣除工作模圖紋底面精磨外,坯餅光飾處理和壓印等主要生產工藝與現行流通硬*幣的生產工藝基本相同。因此,生產工藝不同是導致精製幣、普制幣兩者特徵不同的根本原因。

2、精製幣與精製幣。即便都是採用了精製加工工藝,但由於生產廠家的不同,在各年份的精製壹圓長城幣中,也存在著明顯的特徵差異,其主要表現在噴砂程度不同上,即:有“重噴砂”、“輕噴砂”之分(見圖2)。經實物對比,我們不難發現,造成噴砂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廠家不同。上海造幣廠生產的精製幣噴砂密度相對較大,屬“重噴砂”(但上海廠鑄造的精製幣也有輕噴砂現象,只是在量上相對而論);瀋陽造幣廠生產的精製幣噴砂密度相對較小,屬“輕噴砂”。這種差異在兩個廠家生產的1984年精製幣上,得以最直觀的體現。至於“重噴砂”、“輕噴砂”兩者孰優孰劣,只能由廣大泉友自己去評判。

3、80無磚與80有磚。1980年壹圓是長城幣的首發幣和龍頭幣,由上海造幣廠生產。它的生產,實際上帶有試驗性質。1980年壹圓長城幣有前後兩個生產階段:前期生產的1980年壹圓長城幣,卷幣為蠟紙全封閉手工包裝,幣的背面長城圖案前面左側城樓上方的箭樓部分,無磚的縫隙痕跡,整個箭樓牆面呈一個平面;幣的正、背兩面凹入部分,鏡面效果較強,無雜亂的鑄造紋理,幣面色彩一致、清新整潔、美觀大氣。後期生產的1980年壹圓長城幣,卷幣為白紙兩頭見幣機械包裝,幣的背面長城圖案前面左側城樓上方的箭樓部分,佈滿了磚的縫隙痕跡,凹入部分有國徽透打形成的彩虹狀痕跡,無鏡面效果;背面凹入部分,有輕微的片狀鑄造紋理。形成“無磚”、“有磚”兩大特徵的原因,主要是生產廠家對後期鑄模進行了修正。因此,1980年有磚版也可說是壹圓長城幣的定型版,而無磚版也可稱為“試驗版”或“錯版”。

以上就是關於“長城幣一元收藏如何分類”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