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王行書作品欣賞(共19張圖片)

永瑆(1752-1823),清代書法家。字鏡泉,號少廠。清乾隆皇帝(高宗愛新覺羅·弘歷)十一子,封成親王,謚曰哲. 永瑆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幾十年的刻苦臨池,加上他得天獨厚的條件,...
劉墉書法 小楷獨樹一格 高古樸質(共9張圖片)

劉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勳長子。祖籍安徽碭山,出生於山東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
米芾《清和帖》(共1張圖片)

米芾《清和帖》,亦稱《致竇先生尺牘》。紙本, 行書八行,約書於北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五 月。此帖曾經項子京、笪重光等人收藏。「清和帖」 是米芾的精品之一,寫的瀟灑超逸,不激...
小楷的臨帖技巧

1、臨習《宣示表》要抓住其大巧若拙的字態、古雅樸茂的點畫和清和簡遠的氣韻等藝術特點,用筆輕落輕收,結體橫向取勢。關鍵是要掌握小楷「疏朗停勻、寬綽有餘」的總體特點。 2、小楷總體屬...
顧祝同書法值多少錢(共11張圖片)

顧祝同——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字墨三,是我國江蘇省漣水縣人,1987年1月17日逝世於我國台灣省台北市,享年九十四歲。瞭解民國時期歷史的收藏者們都知道,在民國時期的將軍們都是非常...
臨摹和臨帖(共26張圖片)

臨摹和臨帖王忠勇臨鍾繇薦季直表 臨摹和臨帖 學習前人書法的一種方法。置碑帖於一旁,仿照其筆畫書寫的稱「臨」;以薄紙蒙碑帖上,依其形跡而複寫的稱「摹」,或稱「影書」。小學生習字,...
草聖懷素書法-是怪人所寫,常人難以學成(共10張圖片)

懷素十歲出家為僧,愛好書法,在寺院的牆壁上練習書法,為了練字還自己製作了一塊漆盤。懷素年輕之時,閱讀了大量的中國書法筆法,之後開始走出佛門專研與書法的學習。在唐朝時期的書法與張旭齊...
魯迅的書法,專業!(共7張圖片)

初中學過魯迅的文章《籐野先生》,都知道魯迅先是學醫後來棄醫從文,殊不知他的書法寫的也非常好,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書法大家。同樣最為文學家和書法家的郭沫若評價魯迅的書法說:融冶篆隸於一爐...
劉墉和和珅的書法都是精品(共9張圖片)

《宰相劉羅鍋》成功的塑造了一對忠奸對頭,劉羅鍋和和珅名聞遐邇。事實上,他們的關係並不算壞,戲說成分太多了。今天一起見識一下他們的書法吧。劉墉博通經史百家,精於書法。他的書法不錯,從...
台北故宮漢宋書法精品文物(共29張圖片)

書法漢簡【漢朝】公元紀年: 206BC~220AD文物尺寸: 縱:9cm 橫:3.2cm書法書體: 隸書釋文: 居盧訾倉以郵行。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東晉】公元紀年: 265-...
范啟麟書法藝術欣賞(共8張圖片)

《楊萬里詩一首》,138×69厘米 范啟麟,男,福建長汀人,現任閩西日報總編輯、高級記者。獲全國新聞出版行業第二批...
《行書多景樓詩冊》,米芾結體最老辣的書法(共22張圖片)

這是米芾結體最老辣的書法!論結體之老辣米芾《行書多景樓詩冊》行書紙本 (各)縱31.2厘米 橫538.1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此冊米芾行書十一開,無款印。所書從頭至末,風檣陣馬,沉著通...
王羲之和王獻之爺倆一對比,你才能知道書法學習的真道理(共8張圖片)

近幾年來,我用比較多的時間研究了二王的手札,與此同時,也研讀了一些關於他們書法的評價觀點。然而,或許是由於這些評論的措辭過於晦澀,讓人云裡霧裡;或追求華麗和新奇,而其含義又沒有明確...
側筆取勢——晉代書法大家不傳之秘(共9張圖片)

側筆取勢,晉代書法大家不傳之秘(作者:李德鵬)起筆先問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學書法,您用毛筆畫字嗎?您笑著說:問題太幼稚了吧,我用毛筆寫字。恭喜您,答對了,但您確實還用毛筆畫字。第...
趙孟頫《雨中悶坐札》:一個文藝青年的自我表達(共2張圖片)

趙孟頫此札,信手隨意,真草間出,映帶勻美,抑揚奇正,妍潤多姿,通篇流淌著溫雅流美的意蘊,充分展示了其獨特的瀟灑雋秀、朗潤清華風韻。釋文:孟頫方雨中悶坐。忽得惠字。乃知為雨小留。同此...
風格迥異的王寵《小楷詩稿》(共7張圖片)

王寵(1494—1533),初字履仁,後改字履吉,號雅宜山人,人稱「王雅宜」。長洲(今蘇州吳縣)人。他是一個極有才氣的書家,可惜一生仕途不佳,八次應試,皆不第,僅以邑緒生被貢入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