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祭紅釉蓋豆(共5張圖片)

豆是先秦禮器,用以在祭祀、宴饗中盛放肉食。在家廟祭祀中,豆是不可或缺的禮儀用具,早期豆用竹編成,後用青銅鑄造,因此在禮書中稱「籩豆」。體現了明室崇尚儒家文化。明朝「成化」、「永樂」...
清瓷鑒定硬標準:龍紋辨識

自瓷器誕生之日起,龍紋便是瓷器上最常見的裝飾之一。其造型變化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東漢至唐為早期:龍紋狀如走獸,其造型主要取決於器物的裝飾需要,帶有較大的隨意性,注重龍首的裝飾...
元代龍泉窯青瓷基本介紹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宋代六大窯系。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因其主要產區在浙江省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於三國兩晉,結束於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
磁山文化瓷器發展特徵及鑒定知識(共4張圖片)

磁山文化瓷器發展特徵及鑒定知識裴李崗文化是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期文化,是目前中原地區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由於最早在河南新鄭的裴李崗村發掘並認定而得名。裴李崗文化是漢族先...
清康熙釉裡紅魚藻紋缸(共2張圖片)

缸高17.1、口徑21.8、底徑12.5厘米;玉璧底,底心凹臍及平底的邊緣部位施釉,其中間澀圈上有一環墊燒痕,胎質細潔堅硬。通體罩粉白釉、色呈漿白,釉面光潤,並有較多針孔狀小棕眼。...
浮與沉 一碗鹽水輕鬆辨別真假蜜蠟(共2張圖片)

工作人員使用飽和鹽水即可簡單判定蜜蠟真假:真蜜蠟因密度小會漂浮在水面。工作人員利用手機的手電燈光照著看產品內部結構,產品中有氣泡即可判定是玻璃。 在3·15來臨之際,為幫助市民明...
什麼是陶瓷古窯的窯汗(共2張圖片)

什麼是窯汗?就是古窯廠的窯裡,由於長期燒造瓷器,窯在長期燒瓷的過程中,燃燒室內壁與來自松柴和胎釉中的揮發物發生高溫化學反應生成的一層玻璃狀熔體。色澤大多呈黑色,這是因為窯汗是多種著...
清宮造價最高的瓷器品種-琺琅彩瓷器(共8張圖片)

清代是中國瓷器發展到巔峰的時期,無論是前代繼承的瓷器品種還是大清創燒的瓷器品種在清代都沒有這種瓷器品種珍貴,備受皇家重視,這種瓷器是專供皇帝、皇后嬪妃賞玩,可見這種瓷器的稀有,這種...
青花瓷茶具的種類

青花瓷茶具的種類,青花瓷茶具,其實是指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瓷胎上直接描繪圖案紋飾,再塗上一層透明釉,而後在窯內經1300℃左右高溫還原燒製而成的器具。那麼青花瓷茶具的種類有哪些呢?...
清代窯變釉瓷器價值為何一路走高(共11張圖片)

窯變釉瓷器本身是一個很寬泛的稱呼,在我國古代以往的燒造歷史中,凡是開窯以後瓷器成品形成了非預期的特異形狀或釉色,並且具有區別於規矩瓷的明顯美感,這類瓷器都可以稱之為窯變釉。也就是在...
廣彩瓷器介紹(共17張圖片)

廣彩也就是廣州彩瓷的簡稱。行內也叫廣州織金彩瓷。清代雍正年間,隨著中國對外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的發展擴大,各類瓷器從廣州出口增多,為了適應外銷市場需要,江西景德鎮部分釉上彩繪瓷器移至...
龍泉窯瓷器鑒定方法及相關知識(1張圖片)

龍泉窯瓷器鑒定方法及相關知識說起咱們中國老窯瓷器,人們往往首推宋時五大名窯,即汝官鈞定哥。起始於北宋的龍泉青瓷,似乎品級要低一等。其實,優質的龍泉古瓷,從古至今,歷來受到收藏家的青...
瓷器美圖 古玩裡的端午習俗(共4張圖片)

端午節是一個充滿文化魅力的節日,以端午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即使在古玩的世界裡,也不時顯現著端午痕跡。讓我們走進古玩,看看古玩裡的端午習俗。明德化白瓷屈原像 明德...
明隆慶青花團龍紋提梁壺(共2張圖片)

提梁壺是宋代耀州窯創製的一種壺的式樣,小口、細流、鼓腹、平底、有蓋,為了提拿方便,在肩部兩端連以半月形提梁,故名。明清時期均有燒造,品種有青釉、青花、粉彩、紫砂等,其中尤以明代隆慶...
建窯盞裡斗茶人(共2張圖片)

宋代宮廷御用建窯烏金釉玉毫盞,成交價598萬元,2019年西泠印社秋拍。 斗茶,比賽茶的優劣,又名斗茗、茗戰,始於唐,盛於宋,...
瓷版畫的藝術特徵有哪些

瓷版畫的藝術特徵有哪些,瓷版畫,又稱瓷畫,作為一種文化載體,發端於瓷都景德鎮,由景德鎮燒瓷藝術演繹而來,形成於南昌,主要流傳分佈在南昌市、景德鎮、九江等及鄰近省市。是瓷器文化與繪畫...
